本系列文章旨在记录我作为一名后端开发人员,特别是老练的Java后端开发者,在探索微信小程序开发过程中的心得与体验。
自JSP时代至今,我始终认为后端开发人员应当拓宽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前端技术。这不仅是出于对工作需求的考量,更是为了个人技能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通过了解前端技术,我能更好地理解前端开发人员的工作需求与挑战,从而在团队协作中实现更高效的沟通与协作。
掌握前后端技术让我在接私活或求职面试时,能够展示更全面的技术能力。
在众多前端技术方向中,我选择了微信小程序开发。原因在于,微信在国内的普及率极高,其小程序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数字化时代,许多公司已将手机客户端的重点转向微信小程序。
近期,由于一些原因,我暂时处于待业状态,并有了更多时间来专注于微信小程序的学习。我的学习重点主要放在相关的功能、API应用等方面。
对于其他后端开发人员来说,如果对微信小程序开发感兴趣,或许能从我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一些启发。对于那些专注于前端开发或有意向涉足前端领域的同学,我的文章或许并不适用。
关于如何申请账号、下载开发工具等基础操作,本文不作赘述。
- .json 配置文件:这是小程序全局及单个页面的配置项。
- .wxml 页面布局:类似于HTML,用于定义页面的结构。
- .wxss 页面样式:类似于CSS,用于定义页面的样式。
- .js 逻辑脚本:用于编写页面的逻辑与交互。
在我看来,开发者应特别关注的配置项包括:
所有页面的路径列表,其中首个页面通常是小程序的默认启动页。
底部tab栏的设置,最少可设置2个,最多5个。
各类网络请求的超时时间设置,单位为毫秒,默认值为60秒。
全局脚本文件的运用,通常以App进行包裹。
内置方法的利用及全局变量的设定。
同时需注意function的两种写法。
整个小程序的各个功能页面均以目录形式存在,每个目录下包含json、js、wxml、wxss四个同名文件。还可以创建自定义组件目录以及全局逻辑脚本文件存放目录。
希望这一系列文章能为后端开发者或对小程序开发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