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容概述
1.1 文档目的和范围
此文档旨在详细描述项目的整体计划、结构、依赖关系、关键路径、资源需求、质量保证措施等,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其范围涵盖从项目启动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1.2 文档内容和结构
本文档将按照项目计划的不同方面进行,包括项目概述、结构、依赖分析、关键路径和成功因素等,以确保内容的条理性和易读性。
2. 项目概况
简要描述项目的背景、目标、预期成果等。
3. 项目结构
详细描述项目的结构,包括各部门、团队、成员的职责和角色,以及他们在项目中的相互作用。
4. 项目依赖关系分析
分析项目内部的依赖关系,以及项目与外部因素(如其他项目、供应商等)的依赖关系,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5. 项目关键路径及保障措施
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分析可能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6. 技术方法和工具
描述项目所采用的开发方法、技术标准、工具等,以确保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高效性。
7. 项目计划
详细描述项目的计划,包括时间表、里程碑、WBS计划等,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8. 人力资源和技能需求
分析项目所需的人力资源及技能要求,包括人员的数量、专业背景、技能等级等。
9. 物料需求计划
详细描述项目所需的关键物料及其需求计划,包括采购周期、提前采购等。
10. 实验设备和环境资源计划
描述项目所需的各种实验设备、硬件平台、软件工具等,以及其需求计划。
11. 外包任务
描述项目中需要外包的部分,包括工作内容、合作内容、进度要求等。
12. 预算/分配(可选)
讨论项目的预算及分配,包括资金投入的及时性、性质等。
13. 质量计划
描述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活动等,以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14. 项目沟通计划
描述项目的沟通方式、频率、参与人员等,以确保项目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沟通。
15. 项目的重用计划
描述项目中可重用构件的分析及重用计划,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16. 配置管理计划
描述项目的配置管理活动,包括基线设置、变更控制、版本管理等,以确保项目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17. 风险管理计划
详细描述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已确认的风险和假设、应急计划等,以应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18. 客户的参与
描述客户在项目中的角色和参与方式,包括客户需求的理解、反馈机制等,以确保项目符合客户需求。
19. 培训计划
描述项目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对象、方式等,以确保项目团队具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0. 计划更新策略
描述项目的计划更新机制,包括计划的调整、变更的流程等,以确保项目的持续性和
项目风险因素
本章节致力于明确叙述各参与人员现有的技术水平、所需求技能,以及所实施的培训方案与评估措施。
举例展示如下:
表X.X 培训方案细目
其中,导师计划亦需详尽列明,并在“培训方式”一栏特别标注“导师培训”以作区分。
本节还需详述项目计划的更新策略,清晰说明项目计划变动的发布流程。要阐释对项目计划进行变更控制与管理的机制及其载体。
在以下情况发生时,项目经理将适时修订项目计划及相关文档:
当项目达到某个重要里程碑时,或每个阶段结束后若有必要,应重新评估并调整项目计划。
若项目的范围产生变动。
当预知的风险成为现实并已采取相应措施。
若进度、工作量超出预定控制范围,需采取纠正行动。
当与前阶段规模变化超过正负15%的情况下。
因内部或外部审计导致的必要纠正行动。
对更新后的项目计划按照项目管理流程进行审批与签发。
对于项目计划的更新,主要包括阶段导向的更新和事件驱动的更新两种形式。阶段导向的更新指每个阶段末,若计划或工作量估算变动超过10%,则须对项目计划进行更新。而事件驱动的更新则是指在计划执行中遭遇项目突发变动或其它影响项目运行的事件时,需要及时对项目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当进行项目计划的更新时,无论是阶段导向还是事件驱动的更新方式,均需对计划的文档及里程碑计划进行评审。评审过程中需邀请PDT经理、PQA以及各功能领域的代表参与,确保更新的准确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