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电脑硬件的配置中,对于电源的重视已然成为装机时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必须确保电源的功率足够,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指标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呢?这或许是许多小伙伴心中存在的疑问。
让我们先来聊聊现代电脑中哪一部分最耗电以及最为重要。毫无疑问,显卡和CPU无疑是耗电大户,同时也是性能的关键。它们都依赖电源提供的+12V供电。其中,+12V1主要供应给主板和显卡,而+12V2则专为CPU供电。不同档次的产品,其供电电流也有所差异,从8A到15A不等。
那么,电流越大就代表电源越好吗?其实不然。因为当GPU和CPU工作负载较轻时,它们会降低频率进行休息,此时功率和量都会减少,风扇运转也会更为安静。电源的电流变化区间更大能更好地配合硬件休息,从而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除了12V供电之外,电源的其它方面也同很重要。比如现在U设备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那么+5V的供电电流也不能太小。而像给硬盘等设备供电的3.5V线路,虽然现在的供电电流已经足够满足大多数需求,但如果需要进行磁盘阵列或者搭建文件服务器等高级应用,选择一个供电能力更强的电源也未尝不可。
那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源功率呢?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通常要依赖12V的输出能力来计算总功率。以高端处理器和显卡为例,每路输出都需要达到15A以上。由于两路输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所以实际的总电流可能需要达到38A至40A之间,相应的总功率至少需要达到500W以上。
在购买电源时还需留意品牌与规格。大品牌的电源通常会考虑到不同电压输出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给出真实的总功率。然而有些品牌的电源则可能不标明或简单地将各电压输出相加作为最高功率进行宣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乘以0.75至0.8的系数来估算其真实的稳定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