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推送中,我曾选用了一张来自日剧《下辈子我再好好过》的截图作为配图。
听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甚至让人觉得不太合逻辑,但事实上,这样的是真实存在的。他们被称作“性单恋者”。
性单恋在百科中的解释是:对某人产生爱恋情感,但并不希望得到对方的情感回应。当对方的情感回应出现时,这类人的恋爱情节可能会消失。尽管目前没有专业文献或心理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但其表现与“回避型依恋模式”的某些特征有相似之处。
简单来说,这类人更倾向于享受暗恋的感觉,而不是与喜欢的人建立亲密的恋爱关系。一旦对方表现出进一步发展的意愿,他们可能会感到紧张,甚至产生不适感。
早在17年的推送中,我们曾触及过这个话题,但当时并未深入探讨。在我身边,也有两位朋友展现出了“性单恋”的特征。我特意与他们交流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一位朋友分享道,她发现自己的“性单恋”倾向已有两三年之久。过去她一直觉得自己有“倾向”,直到在网上发现了这个,才感觉自己找到了同类。她经历的多段无疾而终的暗恋以及复杂的恋爱经历都体现了性单恋的复杂性。她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体验,而非疾病,并正在尝试自我调节和克服。
另一位朋友则讲述了她如何从小到大回避可能的亲密关系。她的内心矛盾和对完美爱情的幻想使她在面对可能的恋爱关系时感到不安和抵触。尽管她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心理障碍,但她仍在努力接纳真实的自己并寻找自我价值。
对于这些性单恋者,旁观者的理解至关重要。我们应避免轻易给他们贴上“渣”的标签,而是要理解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挣扎。他们并非不渴望爱情,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感。
追星、磕CP等替代品可以暂时满足他们对浪漫和爱的渴望,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勇敢地追求真实的爱情。头图和插图分别来自阿仁和网络资源。希望在未来的推送中,我们能继续关注这些话题并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和理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