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一般指什么_文本解读的策略

2025-01-0207:18:47经营策略2

(选自某版本英语教学教材指南)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标准与教材均对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针对必修与选择性必修阶段的阅读技能,课标提出了详尽的要求。

在选择性必修阶段,学生需掌握的阅读技巧包括:

  • 辨别并分析语篇中的核心观点及事实。
  • 辨识语篇的重点内容及其支撑性论据。
  • 识别语篇中的时间顺序、空间布局、流程走向。
  • 理解多模态语篇中文字与非文字信息(如图表、图像、声音、符号)在构建整体意义中的作用。
  • 依据定义线索理解概念性词汇或术语的含义。
  • 根据语篇标题预判语篇的类型与结构。
  • 借助语境线索或图表信息推测语篇内容。
  • 通过预测与设问深入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
  • 根据上下文推断语篇中的隐含信息。
  • 依据连接词判断语篇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 对语篇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审视。

课标还对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必修阶段的学生每周课外阅读量至少需达到1500词,整个必修阶段累计不少于4.5万词;而选择性必修阶段的学生每周课外阅读量则需至少2500词,整个阶段累计不少于10万词。

教材为满足课堂教学需求,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全面调整与优化。在阅读教学的教材改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阅读输入量。选择性必修阶段的每个单元设有四篇阅读语篇,分布在教材的不同板块中,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主题意义。

(2)提升语篇质量。教材中的语篇具有多样化的体裁、时代感强的话题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地道的语言表达。语篇的结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人文情怀高尚且教育意义丰富。

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应转变教学理念,更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为此,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从语篇的角度和高度教授阅读。将阅读课文视为具有意义、逻辑连贯的语篇,注重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重视学生的预测与设问。鼓励学生通过预测和设问来理解语篇,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强化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4. 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语篇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