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产的魅力——青海发菜的风味传奇
各地皆有其独特的土特产,而居住在青海的各族,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生活实践发掘出了许多本地独有的农副产品,并发扬创新,制作出具有高原特色的风味佳肴。其中,发菜尤为独树一帜。
发菜,别名为发状念珠藻,是蓝菌门念珠藻目的一种藻类。这种藻类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因其颜色乌黑、细长如发丝,故得名发菜。在青海,它的主要产区位于东部和南部地区。由于发菜生长于低洼阴湿之处,且常与杂草为伴,非雨水充沛之时难以现身,因此采集极为不易。早在唐宋时期,发菜便成为了的珍贵贡品。
发菜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超越了鸡蛋,同时还含有钙、铁、磷等多种元素。它具有利尿、化痰、止咳、理肺等多种功效。因其本身无特殊味道且质地柔软脆嫩,为厨师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青海地区以其发菜制作的佳肴种类丰富,如鸳鸯芙蓉发菜、三色发菜、金鱼发菜、发菜蒸蛋等。
以“鸳鸯芙蓉发菜”为例,这道菜是西宁饭庄的宋发俭厨师为参加1983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名厨表演会”所创制。菜名取自其内馅为发菜,外裹蛋白皮,黑白相间,清雅淡柔的特点。此菜品色彩素雅,汤清味醇,口感鲜嫩,可谓是发菜的一次华丽展现。
再如“金鱼发菜”,它将发菜制成小球状,配合鸡茸子在调羹中塑造成鱼状,经过蒸煮后再浇上汤汁。成菜后,金鱼状的发菜漂浮在盆中,栩栩如生,这一技艺的达成需要厨师具备高超的技艺。
“三色发菜”和“发菜蒸蛋”也是青海民间广为流传的宴席佳肴。三色发菜层次分明,色彩艳丽;而发菜蒸蛋则上层洁白如雪,中层黑如墨,下层橙黄似金,口感细腻爽口。
无论是作为主料制作各种佳肴,还是作为高档花色拼盘的辅助原料,发菜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其味道可口,略带海味的同时增添了一抹清香。加之发菜与“发财”谐音,近年来在青海地区更是备受追捧,各类以发菜为原料创作的菜品均保持着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