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新篇章
在2022年6月,工信部针对《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等标准进行了公开征求意见,这一行动不仅揭开了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插头和充电器的面纱,更预示着行业即将迎来一次深远的变革。
《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中明确指出,由于铅酸蓄电池与锂离子蓄电池的电压和充电算法存在本质差异,新国标为此设计了两种不通用插头形式,以避免误用带来的安全隐患。铅酸蓄电池采用(2+2)插针配置,而锂离子蓄电池则采用(2+4)的配置。
除了充电接口的统一,另一大亮点是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充电插头将告别传统的直接供电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采用“通讯协议”的方式进行充电。这种方式不仅让充电过程更加智能和安全,也标志着电动自行车充电技术的进步。
这一技术要求参考了手机与新能源汽车接口统一的经验,充电器与电池在“握手”确认电压无误后,才会开始充电。这样的设计确保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大大降低了因不匹配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在相关文件中,详细阐述了采用通讯协议的依据及理由。其中对“互联软线”进行了定义,它是指充电器输出软线中用于充电器与被充电电池组之间通讯连接的软线。而充电器的线缆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除了原有的电力传输线芯外,还需新增专门的信号传输线芯,用于充电器与电池组之间的沟通。
“输出接口安全性”项目中新增了互认协同协议的规定。这表示充电器在接入被充电电池组后,必须先进行技术参数的确认,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始充电。这样的设计大大增强了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通讯协议的强制性使用也被多次强调为“必须”的选项,突显了其在新国标中的重要地位。这也意味着未来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方式将不再是单一的选择,而是需要具备这一基础功能。
提及电动自行车统一使用充电协议时,人们不禁会联想到UFCS融合快充技术。该技术旨在解决市场上快充标准繁多、互不兼容的问题,并推动节能环保的发展。自广东省终端快充行业协会成立以来,该协会联合各大厂商推出了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UFCS,积极推动快充标准的统一。
而在更广泛的视角下,UFCS融合快充的普及似乎为未来的多设备充电提供了可能。如果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通讯协议能够纳入UFCS 2.0的范畴,那么一个充电器就能满足手机、笔记本甚至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将极大地减少资源的重复投入,推动行业向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