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EDI?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通过电脑应用系统利用标准协议及统一标准数据格式,经由电子化的数据传递方式,实现数据在两台电脑应用系统间的传输。这一标准协议使得电脑间的数据传输能够自动“理解”、“处理”和“回应”。
基本概述
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它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等行业的信息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从而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由于EDI的使用替代了传统的纸张文件交换,因此也被称为“无纸贸易”或“电子贸易”。
主要特点与接入方式
一、EDI的数据处理流程。
- 发送方从信息系统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转换成平面文件。
- 平面文件被翻译为标准EDI报文,并组成EDI信件,由接收方从EDI信箱中收取。
- 接收方将EDI信件拆开并翻译为平面文件。
- 平面文件被转换并送至接收方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
二、EDI平台的接入方式因用户类型而异。
(1)小型企业通常使用单一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调制解调器直接接入EDI中心。
(2)大型企业则采用连网方式,将多个应用系统先接入负责与EDI中心交换信息的服务器中,再由该服务器接入EDI交换平台,以减少通信费用并方便网络管理。
(3)普通用户则通过因特网或电话网以拨号的方式接入EDI网络交换平台。
EDI的分类与应用
根据功能,EDI可分为四类。
- 订货信息系统:也称为贸易数据互换系统(TDI),用于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
- 电子金融汇兑系统(EFT):在银行和其它间进行电子费用汇兑。
- 交互式应答系统:常用于旅行社或航空公司的机票预定系统。
- 带有图形资料自动传输的EDI: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图形的自动传输等。
在商业应用中,EDI系统将传统企业购货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通过EDI通信网进行传输,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大部分或全部处理过程。而对于生产企业,一个真正的EDI系统将订单、发货、报关、商检和银行结算等流程整合在一起,从而大大加速了整个商贸活动的进程。这表明,EDI对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和机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