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镀件清洗废水;
(2) 废电镀液;
(3) 其他废水涵盖冲洗车间地面、洗刷极板水、通风设备冷凝水等,也包括因镀槽渗漏或操作不当导致的“跑、冒、滴、漏”等各类槽液和排水;
(4) 设备冷却水,虽然温度升高,但大体上仍属于未受污染的水。
前处理流程及废水特点
对于金属基体材料的电镀过程包括前期处理,这包含磨光、抛光、喷砂、滚光、刷光等工序,以及除油、除锈和侵蚀等化学处理。除油过程中常用碱性化合物处理油污,产生的清洗废水及更新废液通常为碱性废水,常含有油类及其他有机化合物。
酸洗除锈常用的酸液如盐酸、硫酸,为防镀件基体腐蚀会加入缓蚀剂。此过程产生的清洗水一般酸度较高,含有重金属离子及少量有机添加剂。前处理废水占电镀废水总量的一半左右,成分复杂,随镀种、工艺及管理水平而变化。
镀层漂洗及废水分析
镀件漂洗废水中除含有重金属离子外,还含有少量有机物。漂洗废水的排放量及重金属离子种类与浓度受镀件物理形状、电镀液配方、漂洗方法及电镀操作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后处理过程同样产生含重金属废水,常含有Cr6+、Cu2+、Ni2+、Zn2+、Fe2+等重金属及酸碱物质、有机物质。
电镀废液及其处理
电镀作业中的槽液经长期使用后,可能积累多种金属离子或因添加剂、有效成分比例失调等影响镀层或钝化层质量。工厂为控制这些槽液中的杂质,会采取部分废弃并补充新溶液的做法,或全部弃去废液。这些废液通常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杂质多,需特别处理。
当前主要采用物化法处理,如陕西福天宝公司的DTCR—重金属离子捕集剂,能有效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这类废水含有盐酸和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及有机光亮剂等,毒性较大,需认真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
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加箱、还原池、中和反应池等。气浮法是常见的固液分离手段,适应性强,可用于处理多种电镀废水。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电镀废水,是国内70年代末开始发展的有效手段,能使某些镀种的电镀废水达到闭路循环。但投资高,系统设计和操作管理复杂,一般中小型企业难以适应。
电解法通过电解过程使有害物质在阳极和阴极上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通过电解回收金属。此法不需加剂,操作方便,但处理水量大时耗电较多。
萃取法利用特定溶剂从废水中提取某种物质。针对电镀企业,有严格的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其他监测要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电镀企业需按此标准执行,不再执行其他相关标准中的规定。
电镀废水的处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结合各种处理方法和技术,以达到减少污染、回收资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