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F法,即Discounted Cash Flow,指的是将未来现金流通过折现率换算成当前价值的方法。简而言之,它就像计算今天的100块钱在未来某时刻能值多少钱。
关于折现估值的原理、原因及如何操作。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详细解释。
昨日,A股被纳入MSCI,这股锲而不舍的精神令旁观者深感鼓舞,仿佛预示着大盘即将迎来爆发。市场的反应却是不动声色,利好消息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利空。此次A股的成功闯关,短期内或许能提振市场情绪,但长远看呢?
老王今天对我谈起他的“赌约”:只要年底前大盘涨幅达到200点,他就会给我发666元的红包。这真是破天荒的举动,让我感动不已,甚至冲动之下承诺承担他半年的早餐费用。我内心深处却在思考这其中的回报率究竟如何。
若按照日常惯例来算账,就算老王每日早餐偏好加俩鸡蛋的杂粮煎饼,这600元足以供他享用许久。如此算来,我的预期收益率大约在11%左右。
此事可谓一举两得。我不仅避免了无功受禄的嫌疑,还取得了超越众多投资者的回报率。
于是兴奋的我向学霸阿呆分享了这一“妙计”,然而他并未被我的兴奋所感染,而是用一种看待智障儿童的眼神看着我。他开始用一系列的例子、理论、数字来教育我,一副我若不懂便誓不罢休的架势。
我明白他的担忧,担心我误解而影响了他的博学和教导水平。因此当他言尽之后,我以他所提及的“货币时间价值”“自由现金流量”“折现率”“企业估值”等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以此满足他的虚荣心。
然而我的内心却倍感困扰。自以为自己看穿了问题的实质而小觑了阿呆的水平,这样的交易收益率并没有达到我原以为的10%。但实际上我并未完全了解整个逻辑和过程。
打个比方:如果我把钱存入银行并按照一年期存款利率和折现率计算,明年的666元在今天实际上只相当于653元的价值。
时间对金钱的影响是巨大的。
引述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一句台词:
过去是历史:
未来是谜团:
而当下是赐予的礼物——我们称其为“礼物”。
正是因为时间的流转性,使得我们对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估值变得至关重要。即使知道折现率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但我们仍要努力进行评估,这并非自找麻烦,而是理性决策的一部分。
【问题】
假设未来三年内企业每年末都能收到100元作为收益,那么这三年共300元折合到现在是多少钱呢?
【解答】
使用现值计算公式来解答这个问题。设t=3代表未来年份数,CFt代表每年的收益额为100元,折现率为10%。将数值代入公式后得到的结果如下:
第一年的现值 = 100 / (1+10%)^1;
第二年的现值 = 100 / (1+10%)^2;
第三年的现值 = 100 / (1+10%)^3。
最后将三年的现值相加即可得到总现值。
我们不应轻易相信那些夸大其词的企业承诺。我们应以现在为起点和衡量标准来评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和价值。我们应立足当下,即便他人承诺再多的美好也是未来的事情与现在无关。
时光如箭难留;乱我心者今昔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