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常规流程中
教师通常仅在作业本上打分
或是简单地留下“优秀”、“良好”的评语
在北京延庆的一所学校里,一位语文教师却为评语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与学生在作业本上的交流互动
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探索花样评语,谁更胜一筹?
隐藏在作业本中的小画家与诗篇
一位教师以温馨的语言
写下诸如“愿你脚步稳健向前,仰望星空不失方向”的鼓励
亦有如“丫头,字迹近期略显粗糙,要记得‘字如其人’哦”的善意提醒
还有“你的字仿佛不受拘束,仿佛能飞向天际”的幽默打趣
以及“换座位?请给我一些时间处理。”的关怀话语
这些暖心的小叮嘱、小告白
均来自延庆十一学校初二年级的语文老师祁燕。
尽管身为80后的她年纪轻轻,却已经拥有了从教16年的丰富经验。给学生写评语是她坚持了十多年的习惯,“有时只对个别孩子多写一些,遇到特别的班级就大批量地写。”
她现在所带的班级对她来说就有些“不同寻常”。由于学校工作的临时调整,她中途接手了这个初二班级。此前,她通常是从初一开始带班,一直带到初三。为了快速了解这些孩子,祁燕有些忐忑。
祁燕老师(右侧)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
祁燕遭遇了“初次接触的挑战”: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位学生的直接反馈,“老师,我不知道你是怎样的人,但只要你对我好,我也会喜欢你;若你对我不好,我不会喜欢你。”在课堂上,祁燕特别关注到了一个叫乐乐的学生——她把脚搭在课桌横梁上,以一种略显叛逆的姿态听完了整堂课。
祁燕没有当场,而是在乐乐的作业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亲爱的,上课时,我们能不能把小脚从桌子上放下来呢?我们班的女孩中,你是第一个引起我注意的。我想告诉你的是,无论你对我是好是坏,只要你是我的学生,我都会对你好。”
出乎祁燕意料的是,再次收到的作业本上,乐乐认真回应道:“好的老师,当时我处于换老师的情绪中。这件事您就忘了吧。”祁燕看到后非常开心,这让她意识到与孩子们的沟通其实并不难。
于是,作业本成了她与学生们的“秘密花园”,在这里分享知心话、加油打气:期中考试前的鼓励、运动会前的动员、课堂表现的点评、学习态度的提醒以及单纯的孩子们的赞美……
渐渐地,写作业对于这个班级的学生们来说变成了一种期待和乐趣。有时他们还会特意来到办公室,追问“什么时候能批完作业”。让祁燕格外开心的是,就连之前不怎么交作业的孩子现在也认真读起了自己的专属评语。即使他们的作业有时会丢三落四,但祁燕总能找到他们的闪光点。
尽管每次写这样的评语都要花费比平时多出好几倍的时间,但祁燕却感到非常值得。真挚的情感在笔尖自然流露,让她与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