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雪瓶老师的早课答疑环节,提到了一个颇具实用性的时间管理策略——番茄工作法。
回忆起过去,在求学的日子里,我曾亲自尝试过这种方法。记得起初读书时,难以专注,难以长久地坐于书桌前。单纯依靠意念并不奏效。我引入了番茄工作法来训练自己的阅读习惯。从原先的每月一书的阅读速度,逐渐提升至如今的一周一书的效率。
每当我翻开一本书时,我都会深入思考几个问题:读了这本书与未读这本书的我,究竟有何不同?我的想法、认知、观念和行动上有什么变化?书中是否有值得学习的知识点,能够实际应用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关于番茄工作法,简单来说,这是一种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具体做法是:选定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时间划分为25分钟的工作时段与5分钟的休息时段。这25分钟被称作一个“番茄时间”。
在每个番茄时间里,重点在于专注,即一次只专注于一项任务,避免被其他无关的事务分心。每完成四个这样的番茄时间后,再进行一次较长时长的休息,时长大约在15至30分钟之间。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还帮助人们克服拖延症,同时给予大脑适当的休息时间,以保持精力集中。
在初识番茄工作法时,我对那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处理得并不恰当。我曾尝试刷视频、看手机短信等,结果发现这样的休息方式并未达到预期的高效效果。经过老师的指点后,我豁然开朗。原来问题就出在这五分钟的休息方式上。
那么,在这五分钟的休息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 冥想:帮助心灵放松。
- 远眺:缓解眼部疲劳。
- 活动身体:如简单的伸展运动或散步。
- 闭目养神:让大脑稍作休息。
- 补充水分或进食: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
- 去洗手间:确保个人卫生。
- 整理办公桌:为接下来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比如读书这件事,速度快慢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形成自己的阅读节奏。正所谓:“阅读是与一位未见的良师益友同行。”要先学会如何读书,方能让所读之书真正服务于自己。
无论是践行书中的一个知识点,还是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是杜子,一个始终怀有学习热情的人。有幸在此相遇,愿我们的成长之路能够相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