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访谈法的优劣性分析
(一)访谈法的优势
1. 真实性
访谈法能够获取较为真实的信息。通过研究者与被访者之间的直接语言交流,被访者能够在研究者的引导下放松心情,消除戒备心理,从而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访谈法通常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被访者在短时间内需要做出回应,不能进时间思考,所以其回答往往是自发性的反应。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被访者回避问题或遗漏回答的情况,尤其当研究者与被访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时,问题的拒绝率会显著降低。
2. 深入性
通过面谈、电话或网络等形式的直接或间接交谈,研究者有机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追问,以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还可以观察被访者的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以推测其当时的心态。
3. 灵活性
在事先设计访谈提纲时,研究者可能会遇到一些未预料到的情况。在实际的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具体反应灵活地调整或完善提纲。如果被访者对提问的内涵有误解,研究者还能够进一步解释问题。
(二)访谈法的局限性
访谈法也存在一些限制。研究者的态度、行为、穿着以及询问方式等都会对被访者的回答产生影响,这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访谈常识和丰富的经验。访谈法依赖于双方的言语交流,若无法进行录音,则需要研究者具备快速的笔录能力,否则可能无法完整记录谈话内容。访谈法通常需要安排特定的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可能涉及额外的开销和时间投入,并可能遭遇拒访等情况。虽然访谈法适用于小样本研究,但并不适合大规模的研究。尽管访谈法具有灵活性,但这也可能导致回答的随意性增加,使得访谈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变得困难。
二、访谈法的应用场景
访谈法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通过与受访者的深入交流,研究者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价值观、情感、心理活动和行为规范,还可以全面掌握受访者的过去与现在经历、所知事件及其解释和评价。从而获得关于特定行为或社会现象的详细信息。
(一)适用于各类受访者
访谈法不仅适用于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对于文盲、半文盲等文化程度较低的受访者,通过直接的交流也能够获得满意的调查结果。对于一些特殊如盲人,也可以采用访谈法获取信息。只要语言沟通无障碍,任何人都可成为访谈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优于问卷法。
(二)适用于小规模调查
由于访谈法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大规模调查中应用受限。通常情况下,访谈法更适合在调查单位和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使用,并且常常与问卷法、实验法等方法结合应用。
访谈法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