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者分析的五个方面_产品的竞品分析从哪几个方面

2025-01-0308:09:28经营策略0

竞品分析是指针对某款产品(包含实物、虚拟物品、服务等)在从概念构思到维护升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同类型竞争对手的产品所进行的系统性、针对性(特定范围)的客观与主观分析。

为何要进行竞品分析呢?原因主要有两点。

(1)深入了解对手:通过全面掌握竞品信息,产品经理可以更清晰地认识竞争对手的优劣,从而为产品定位和策略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2)学习借鉴:通过分析竞品的优点和特色,产品经理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将这些优点转化为自家产品的竞争优势。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掌握并熟练运用竞品分析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技能。为了快速构建新产品的框架,产品经理应明确知道如何选择并分析竞品。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能够迅速从竞品中提炼出精华,为自家产品的构建提供参考。

通常,竞品分析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从众多竞品中选定3至5款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其中一款可设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我们需要明确自家产品的定位及目标用户。

第二步,对选定的竞品进行逐层拆解。首先拆分其框架结构,再进一步拆分功能模块和页面布局。通过逐层深入的分析,找出竞品的共同点和不足之处,从而初步构建自家产品的最小单元,即我们常说的MVP(最小化可行产品)。

以进军家具消费领域为例,若要开发一款类似好住App的互联网家装产品,产品经理需进行一次针对家具消费领域的竞品分析报告。该报告应着重分析家具消费领域中传统模式与互联网模式的差异,并总结出相关结论,以进一步明确产品定位并具体化目标用户。

在实施竞品分析时,可从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及各大论坛用户群等多方面入手。例如,通过知乎、大众点评等平台的用户评论,了解家具消费行业现存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

(1)缺乏滋养设计师才华的土壤:当前竞品多以平台利益为主导,导致产品设计创新受限。

(2)过分注重质量而忽视创新:当前家装市场更注重施工工艺,对设计师的创新想法产生限制。

(3)施工过程中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如施工问题归咎于设计师还是施工方?项目管理缺乏真正实施。

(4)质量把控不严:施工进度反馈不及时,导致设计需求无法有效衡量。

(5)软装产品供应链不成熟:家具供应商繁多,选择合适且性价比高的产品成为难题。

接下来,需分析传统模式与互联网模式的区别,比较各自的优劣。传统模式通常涉及多层供应链和较高的成本。而互联网模式则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瓶颈。还应挖掘互联网模式下成功的产品形态所具备的亮点,如商业模式、产品定位、交互体验和特色功能等。

例如,以宜家家居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1)产品定位:宜家致力于成为家居产品的标准制定者。

(2)核心优势:严格控制供应链的所有环节以降低成本。

(3)产品特色:宜家商场的产品及其空间搭配均经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

进一步汇总上述分析内容,并找出对自己有启发的关键点。如品牌转型新零售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家具定制将成为未来趋势等。

将所有分析和内容串联起来,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一份完整的竞品分析报告。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