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保留的净收入。根据其是否有指定用途,可以分为指定用途的留存收益,即盈余公积,以及未指定用途的留存收益,也就是未分配利润。对这两种留存收益的核算构成了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
一、盈余公积的核算详解
(一)盈余公积的类别
公司制企业的盈余公积主要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两种。
1. 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是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并留存在企业的资金。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应按照当年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当其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暂停提取。
2. 任意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则是企业根据股东的决议,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这部分资金是公司自愿提取的留存收益的一部分,并已确定了其特定用途。其提取数额和比例由企业实际情况和股东决定。
(二)核算盈余公积的账户设置
为了反映和监督盈余公积的提取和使用情况,企业需设置“盈余公积”总分类科目。此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贷方反映盈余公积的提取情况,借方反映其使用情况;期末贷方余额则反映了企业提取但尚未使用的盈余公积结余数。
该账户还需对“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还应分别对“储备”、“企业发展”进行明细核算。
(三)盈余公积的具体核算过程
由于提取盈余公积属于净利润的分配过程,因此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
以某商业企业为例,假设其2010年年末税后净利润为600,000元,按照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的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记账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60,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0,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0,000
——任意盈余公积 30,000
二、未分配利润的核算概览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未来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它同样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分配拥有较大的自。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税后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
这一数额是企业在长期运营中累积下来的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它表现为“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若该科目为借方余额,则代表历年累计的未弥补亏损的数额。
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的亏损)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单独反映。
我们的财务团队致力于分享最实用、最符合实务操作的会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