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同轴电缆_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

2025-01-0321:12:19经营策略0

清晨的8点15分,随着一声“嘀嘀”的关门声,高铁列车从贵阳北站缓缓驶出,向着广西南宁的方向进发。贵南高铁全线开通之后,连接两地的便捷性愈发显著,为像贵阳市民常健这样的经常往返于两地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出行选择。

在我国,高铁交通网如同巨大的毛细血管,不断延伸、交织。这种便捷的出行方式也催生了人们对高铁通信的需求。过去,高铁上的信号问题常常让人在隧道内“失联”。但现在,与常健有相同经历的旅客们欣喜地发现,高铁上的信号越来越好,即使在隧道中也能保持通信。

以贵南高铁为例,这条去年8月开通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并且首次在贵州实现了4G与5络的全覆盖。线路穿越山高谷深的地形,桥隧比高达90%,其中仅贵州段就需要穿越68座隧道,总长达到133公里。通过“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原则,贵南高铁成功实现了“高铁通、通信通”的目标。

那么,如何在隧道内实现公共通信网络的覆盖?背后又有什么技术秘密呢?原来,首要任务是解决电力问题。中铁二院贵南高铁公网工程总体负责人梁莹表示,经过深入研究与论证,施工方决定利用铁路箱变获取电力。

这种选择不仅因为铁路电力资源充沛且等级高,能有效提升通信稳定性。施工方还在贵州段共建共享了94处铁路箱变,并扩容了53处。电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接下来要考虑基站的建设。

技术人员通过实地和根据线路地势特点的详细规划,创新地将通信站点排列成“之”字形。他们还采用了敷设双漏缆、下行频偏补偿功能等新技术方案来克服地形带来的通信难题。

常健在列车南下的途中,虽然一度担心信号不稳定而靠近车窗。但当他看到窗外隐约出现的两条直线贴在隧道壁上时,他松了一口气。这两根同轴电缆被用于信号覆盖,确保了隧道内能够正常通信。

相比其他高铁线路,贵南高铁的基站布点更加完善。为了保障信号稳定,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客流量进行分析后,每500米就设置了一个通信基站并升级为5络。这不仅使得信号切换更平滑,也有效缓解了小区间的干扰问题。

除了基站的建设,做好后期维护工作同样重要。技术人员会定期巡检并配备无线电监测站来确保通信的稳定性。贵南高铁的设备警报功能也已升级到更精准的程度,无论何种异常情况都能及时传递信息。

尽管常健在乘坐贵南高铁穿越九万大山一号隧道时听到些许杂音,但很快信号就恢复了正常。这并没有影响他对贵南高铁上出色信号的肯定。“我经常在西南地区出差乘坐高铁,”他表示,“贵南高铁的信号真的让我印象深刻。”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