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描述的图像是大众所熟知的图,对于热衷于牛肉美食的朋友们,这张图可以说是对牛肉初步了解的蓝图。在牛肉爱好者的眼中,它代表着行业内的牛肉大块版图,进一步的细分和深入的了解是吃肉行家所追求的。
以下是我个人纯手绘的牛肉分布图和细分图,肉品比例可能存在误差,但请多包容。这两张图所展示的是牛块和肉品细分的关键图谱,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对于吃肉,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牛肉的品类繁多,有的注重嫩度,有的则偏爱筋道。像菲力、西冷等高端牛肉,是许多值友的首选。但实际上,除了这些,牛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菲力这个词是国外的说法,我们本土称之为牛柳和眼肉间的一块肉。它是牛身上最贵的一部分,市场上的牛肉摊位上写的牛柳就是指这个部位。而牛肉的口感,则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喜欢鲜嫩的牛排,有的人则喜欢有嚼劲的口感。
在挑选牛肉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口感需求进行选肉。牛肉的嫩度与脂肪含量、肌肉活动量等都有关系。像菲力以上的都是嫩牛肉,雪花交错,这也是牛肉的等级之一。而国际上通用的标准BMS(Beef Marbling Standard)就是通过眼肉雪花纹标准进行评级整牛等级的。
除了嫩度和筋道,牛肉的饲养模式也影响着肉品的差异。草饲的牛肉味道浓郁,谷饲牛肉的脂肪沉淀多,牛肉味淡。不同的饲养模式造就了不同的口感和味道,也影响了牛肉的价格和产地。
在推荐牛肉时,我会综合考虑性价比、口感、饲养模式等因素。比如某品牌的M6和M7眼肉原切,谷饲360天,眼肉脂肪的沉淀和雪花的密度非常高。这款产品M6的价格优势明显,口感也十分优秀,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再比如山姆店铺的板腱牛肉,虽然筋多些,但性价比高,量大且筋膜少。而牛小排则是骨小肉多,雪花密集,适合煎全熟。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吃法,也体现了不同的口感和价值。
在挑选牛肉时,还要注意品控和新鲜度。像山姆解冻后的肉品依然保持鲜艳的颜色和良好的口感,这得益于他们的解冻技术。而我们要选择半化冻状态或完全未解冻的肉品,以保证其新鲜度和口感。
吃肉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探索。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吃肉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