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购房者对待房产的态度,除了首套住房,后续房产大多具备显著的投资特性。即便未来会自住,但往往只是短暂的居住。
人们购房的步伐一旦启动,往往就会持续进行换房。据统计,人平均的换房周期大约在8年左右,但考虑到建设和装修的时间,实际居住时间可能只有5年左右。
对于楼层选择,更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对于那些考虑自住的购房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楼层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开发商常采用统一价格销售整栋楼的方式,但现在这种做法越来越少。大多数情况下,每层楼的价格都有所差异,特别是在那些没有特殊景观的纯高层建筑中。
这种差异化的价格体系通常表现为中间楼层价格最高,然后向上或向下逐渐递减。这种差价是购房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 差价较小的情况
当楼层间的差价不大时,通常呈现为橄榄球型的价格结构。例如,在一套标价10000元/㎡的房子中,每个楼层的差价可能只有十几块钱。对于这样的价格结构,推荐选择中间偏上的楼层,这样既能在居住时享受较好的视野和景观,也能在出售时避免因楼层问题而被挑剔。
在常见的33层楼宇中,推荐选择21至31层之间。如果27至30层没有特殊提价,这些楼层更是首选。
2. 差价较大的情况
与此相反,有些楼盘的楼层差价则呈现宝石型定价,即中间楼层的差价相对较小,但特别低或高的楼层为了快速售出会有较大的优惠。对于这样的楼盘,我们建议投资时选择中低楼层或特殊数字楼层。
例如近期南沙楼盘的团购活动中,有一个4楼的特价房比正常楼层低了近十万元。对于这样的优惠楼层,反而可能是投资的最佳选择。
3. 景观房和楼王
在购买房产时,尤其是南方的项目,很多都是依山傍水而建。这样的景观房或楼王通常会有特殊定价。
不过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除非是顶豪项目如珠江边或深圳湾等区域,大多数楼盘的景观房并不推荐投资。因为前期的开发商加价已经将大部分利润吃尽,后期的额外溢价空间其实并不大。
当楼层差价较小时,应优先选择中间偏上的楼层;而当差价较大时,可以考虑购买优惠较大的中低楼层或特殊数字楼层。对于高价景观楼层和楼王等产品,除非资金充裕,否则不建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