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手机摄影的奥秘时,我们曾触及了定焦镜头的选用缘由。今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摄影的另一重要方面——影响镜头视野的焦距因素。
当我们谈论手机摄像头时,虽传感器的尺寸、像素和光圈等参数均能揭示镜头的成像特质,但决定拍摄时能捕捉到的距离及画面范围的,实则是名为“焦距”的指标。
何为焦距?
打开手机的相机APP,我们所见的画面即为镜头所捕捉的视野。任何镜头都无法完整呈现我们的视觉范围。我们通过调整手机镜头的位置来改变视角。这组代表视角的数字,便是“焦距”。
在专业摄影界,焦距被视为重要的参数,常常显著标记在镜头上。
有一种变焦镜头,其焦距可以在40mm至150mm之间灵活调整。
在手机领域,关于镜头焦距的具体信息通常不会直接标注在手机上,需要我们登入品牌的参数页面进行查询。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手机厂商并不会公开其镜头的焦距参数。
焦距的重要性
无论是专业相机还是手机,其镜头的成像基础都是小孔成像原理。焦距的设定决定了照片中内容的放大程度——短焦距带来广角视野,能在一张照片中记录更多画面;而长焦距则能显著拉近与拍摄主体的距离,突出局部画面。
超广角镜头的魅力
“鱼眼镜头”是人们常说的超广角镜头的一种,其焦距通常在6mm至16mm之间,视角宽广,有时甚至超过180度或230度。这种镜头在智能手机中常被用于超广角模式,其焦距通常是主摄焦距的0.6倍,也被称为“0.6X变焦”,非常适合拍摄大型建筑和风景。
广角镜头的空间收纳
当焦距在24mm至35mm之间时,镜头便属于“广角镜头”。由于其较小的焦距和宽广的视角,它能收录更多空间,常被赞誉为摄影师的得力助手。
人像镜头的魅力
当焦距位于35mm至70mm之间时,镜头被称作“标准镜头”,其拍摄的画面与所见相差无几。其中,50mm焦距的效果尤为出色,拍摄人像时几乎无失真,且背景虚化效果极佳,能完美突出人物主体。它在智能手机领域常被冠以“人像镜头”的美誉。
长焦镜头的挑战
通常认为,焦距超过70mm才算长焦镜头。但智能手机对于这一标准的定义较为宽松,通常大于50mm便视作长焦。要想实现更长的焦距,需增加传感器与镜片之间的距离,即整个镜头模组需要增厚。
在现今手机设计下,后置镜头模组已凸出后盖表面数毫米(通常为2mm至3mm),再增加厚度无疑将带来诸多问题。镜头越凸出也越容易磨损。
目前的技术限制
受制于传统结构限制,现阶段的手机长焦镜头最大焦距仅能达到约90mm,相当于等效3X左右的长焦镜头。若需进一步扩展视野范围,则需要探讨新的技术方案——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