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A的直播体验分享:在开播的前半小时内,他成功达成了50笔交易,但感觉流量并未显著提升。问题出在哪里呢?
所谓成交密度是指什么?在直播中,它代表着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的订单数量。也就是说,当单位时间内的订单数量增多,转化率自然会提高,同时流量利用率也会随之增长。这仅仅是表面的理解,深究其背后的逻辑则更加复杂。
【1】什么样的条件下能促成大量订单?只有在商品单价相对较低且转化率相对较高时,订单量才会显著增加。但这样做也意味着利润空间的缩减,直播策略和玩法也可能需要调整。订单量的增加是否真的代表盈利?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那么GPM是如何计算的呢?
【2】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主要参考GPM值,特别是在内容指标相近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几个公式:
①GPM(Gross Profit per View)是每千次观看的成交金额乘以渠道进入率。
②千次观看成交金额则是观看后实际成交的转化率、笔单价乘以1000的结果。
③结合以上两个因素,GPM也受到转化率和笔单价的直接影响,这两者之间往往呈反比关系。即笔单价高时,转化率可能较低;笔单价低时,转化率可能较高。
为了提升成交密度,有些商家可能会选择降低产品售价或使用超低价福利品。但这样做需注意,一味的低价策略会有两个不良影响:
(1)
当笔单价降低但转化率未达到理想状态时,GPM在平台竞争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导致无法获取推荐流量。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一:假设笔单价为59元时,转化率为3%,通过计算得出的GPM为442.5。
例二:假设笔单价降为19.9元时,转化率提高到6%,计算出的GPM为298.5。尽管笔单价下降了很多且转化率翻倍,但GPM仍有所降低。
(2)当短时间内以低单价产品产生大量订单时,系统会依据当前用户的画像匹配相似人群的流量。若商家在后续的直播中更换为高价产品,可能会导致用户秒进秒出,进而影响停留时间、互动率和转化率。
如果流量持续低迷……
那么是否意味着成交密度就无法提升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排品”策略。如果一味追求低价产品来拉高成交量,反而可能得不偿失。若能巧妙地安排产品和讲述产品的方法,在直播开场半小时内达成相对较大的成交量,这便能驱动下一波流量的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成交产品的客单价与主推品的价差不宜过大。
我的主页分享了许多干货文章,每篇都能为您提供不同的运营思路。若在抖音运营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随时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