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国庆节将至之际,一位对书法艺术深有造诣的朋友要赴西安参与“非遗”活动的颁奖典礼。他打趣地说道,他的故乡昆明出产的烧饵块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历史,真想知道是否已登上了“非遗”的名单。
这句话触动了我对云南的回忆。俗话说,“先有南诏国,后有拓东城”,昆明街头巷尾的烧饵块随处可见。但每一家的美味,都是历经千年的传承。就如同云南十八怪中,所提及的“粑粑叫饵块”,让人心生向往。
多年前,我曾在曲靖市沾益区采访,一句地道的方言让我印象深刻:“沾益的小粑粑真是美味,就是咸了点。”这小粑粑的滋味仿佛至今仍留在舌尖。
记得一位昔日在武汉大学执教的同窗曾问过我,为何其他地方称其为饼或粑粑,而云南人却别具匠心地称之为饵块。这其中定有独特的故事。
在云南的各个角落,烧饵块似乎无处不在。无论是腾冲、大理还是昆明,都能品尝到它的美味。我曾在保山昌宁、施甸品尝过这一美食,其独特的口感令人难以忘怀。
回忆起童年时光,每逢新春佳节之际,单位食堂总会用大米换取桶状的饵块分发给员工。父母领到后,会将其泡在井水里。当时正值寒冬,每家都备有炭火取暖。看到孩子们饥饿难耐时,他们便会从水中取出饵块,切成薄片放在炭火上烤熟,再涂上芝麻酱、辣椒和卤腐,那香浓的味道仿佛能再次触及味蕾。
童年的昆明街头巷尾中,总有手推三轮车叫卖烧饵块的身影。那时的价格实惠,每个烧饵块四分钱,加上油条就是六分钱,但需要粮票。主要售卖给学生和赶着上班的工人。那焦黄香脆、加上甜酱、油条和卤腐的烧饵块至今仍让我垂涎欲滴。
无论是称为粑粑还是饵块,它们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尽管口味和做法有所差异,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能够填饱肚子的食物便是美食。
就如当年我在北京大栅栏品尝到香脆可口的煎饼果子一样,尽管北方人赞不绝口,但我还是更偏爱昆明的烧饵块夹油条的味道。那辣椒酱、甜面酱和芝麻酱混合在一起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