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的内涵、作用及其发展历程
市场营销,英文名为Marketing,也被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在商品经济的范畴内,市场是一种以商品交换为核心的经济联系形式。于企业而言,市场不仅是其营销活动的出发点,亦是其归宿。
市场营销既是企业的一种职能,也是一种为自身及利益相关者创造、传播和传递客户价值,从而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乃至整个社会带济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这一过程主要涉及营销人员针对市场开展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和销售行为。
在商业教育领域,MBA、EMBA等经典商管课程将市场营销视为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块。市场营销涵盖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及社会创造价值。
市场营销的主要任务包括:
1. 行业动态,搜集并分析竞争品牌产品的性能、价格、竞争手段等信息;
2. 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行为,为市场活动提供决策支持;
3. 进行销售预测,分析市场的发展方向与规划;
4. 制定并实施公司品牌战略、营销战略及产品企划策略;
5. 执行品牌规划与形象建设,合理选择与管理广告媒体及代理;
6. 策划并执行市场广告、推广活动及公关活动。
营销与销售的区别在于,营销侧重于经营与策略,需要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包装与推广,使之进入消费者视野并建立品牌价值。而销售则更侧重于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售出。
市场营销的历史演变:
初创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市场营销学在工业发展背景下诞生,初期的焦点在于推销术与广告术。
应用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二战结束):市场营销学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受到企业界的重视。
发展中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市场供求关系开始转向供过于求。
成熟阶段(80年代至今):市场营销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形成自身理论体系,进入现代营销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营销学经历了巨大变革,从传统市场营销学逐渐演变为现代市场营销学。
如今,市场营销学已与管理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成为一门应用边缘管理学科。西方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及企业经营哲学的演变紧密相连。
营销策略服务于品牌建设,品牌则依赖于品质的口口相传来识别生产者与产地。市场营销的发展伴随着诸多营销策略与理论的出现,如4C、4R、4S、4P等策略,以及STP分析、SWOT分析等理论。
若您对了解这些理论与策略感兴趣,请在下方留言关注,我们将于下一期详细介绍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