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斋号与题写牌匾虽同为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与功能。牌匾多对外,注重公共表达与大空间展现,而斋号则对内,具有个性化和私享的特质。
对于汉字,常有人误解我主张抛弃。但我要明确指出,汉字不仅是书法的素材基础,更是第一信号,演绎出形式语言的源泉。我坚决不主张丢弃汉字。恰恰相反,书法是保留汉字艺术活力的关键,就如同甲骨文虽不再日常使用,但通过书法得以保留并展示艺术的生命力。
最近,我为学生们书写了一批斋号。在书写过程中,我选用四尺对开的横条纸,每幅作品均为四平尺。
"颐斋"二字,空旷而深邃。其中“颐”字寓意颐养身心灵三方面,字形厚重且由三部分组成;而“斋”字高大威猛,强调了竖向与横向的对比关系。落款的位置巧妙地移动,形成了一个画面丰富的视觉效果。
"悦己斋"三字中,我注意到大小变化和对称性,使书法创作更具动感和节奏感。“悦”字灵动跳跃,“斋”字虽方正却流畅欢快。二字围绕小巧的“己”字展开,仿佛在舞蹈。
"虚静轩"三字则追求虚而简的风格,但为了丰富视觉效果,“静”字以实笔进行调节。右边“虚”字用虚笔书写,通过几条突破平行的横线增加变化,突出了虚境。左边“轩”字的两条长竖在形态方向上进行了对比调节。
其他如“云山阁”、“龙星天”、“逸云堂”等斋号,每一笔都蕴深意。如“云山阁”的书写需展现出气势,阁字的内外结构都富有生命力。在款字的安排上,我注意了整体感与气势的宏大。
对于“到位味道”的标准,我在“颐莲轩”、“清樾馆”等作品中有所体现。这些作品既有古意也有新韵,可以细细品味。例如,“颐”字紧凑厚重,“莲”字正大茂盛,“轩”字错落有致。
我还想强调三点关于书法创作的体会:
书法创作需见景抒情,汉字的形象为书法家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研究文字学,还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够针对不同书写内容创造不同意境。
墨色变化是现代审美的重要元素。今日的大字书写需要墨分五色,以满足审美情感的需要。明、清两代的书法家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榜样。
写字、看字者需关注“变化”二字。孙过庭的两句话道出了写字的精髓:一个字的第一笔为规,整篇字则需依据第一行做各种变化。包括大小、轻重、虚实、疏密等等。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且充满神秘感。她所呈现的像是非实像,引人无限遐想;同时又有法可循,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没有技法的娴熟,一切言说都显得苍白无力。
二零二二年一月十七日张旭光记于北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