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感到手中的电视遥控器日渐难用?
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遥控器的按键越来越小,操作起来容易按错;遥控器薄且不符合工程学,握持感不佳;交互繁琐且不易用,触控区域偶尔“抽风”;而且遥控器表面太滑,经常沙发缝里。这些问题,尤其是近年来购买的智能电视用户,可能深有体会。
电视越来越智能,画质越来越优秀,但为何影响用户体验基础的遥控器却似乎“每况愈下”了呢?这确实让人感到困惑。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去年双11期间各品牌销量领先的电视机,它们所配备的遥控器是怎样的。
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今年市场占有率前五的品牌中,销量最好的几款机型,我们都能找到对应的遥控器。例如小米L60M5-4A、海信75E3F、TCL 65V8等。
我曾在线下实体店亲自体验过这些遥控器的实际操作,并结合了线上商店的买家评论以及网友的反馈,为这些遥控器的设计做出了一些评价。
小米的遥控器设计较为典型,从推出第一代小米盒子起就沿用了类似的设计。它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国产电视厂商精简遥控器的按键。但就使用体验而言,其做工和按键感受并不出众。
TCL的遥控器面积较大,按压力度的反馈适中,但握持感一般。而索尼的遥控器设计则让人印象深刻,但按键形状不规则、面积过小,且按键过扁、键程过短,使用起来颇为考验用户的注意力。
除了这些主流品牌的遥控器,我还体验了华为智慧屏和OPPO电视S1的遥控器。华为智慧屏采用的触摸交互方式有些像电脑上的触控板,但调校并不令人满意。而OPPO S1的遥控器设计则有些反常规,初用者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回顾遥控器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从有线到无线,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早期的遥控器外形厚实,像个小砖头,而如今则变得更加轻薄和现代化。
随着电视功能的日益丰富和智能化,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遥控器才是真正好用的?是否应该考虑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如游戏手柄的功能或多样的传感器集成到遥控器中?或者,是否应该重新考虑遥控器的握持感、按键大小和背光设计等因素,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电视作为“智慧大屏”、“家庭娱乐中心”的今天,遥控器的功能性也亟待提升。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遥控工具,而应该是进入家庭智能娱乐中心的钥匙。
电视遥控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用户体验、功能性和智能化等因素。希望未来的电视遥控器能够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