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学业,当家长遭遇“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困境时,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态度往往让家长感到困惑。孩子为何如此懒散,学习变得如此艰难?
这样的疑惑在众多家长心中或许都有所体现。或许,这是因为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尚未被激发出来。
这种内在驱动力并非天生就能具备,它需要通过后天的细心培养才能逐渐形成。这一过程的顺序往往如下:进行某项任务,获得认可和价值感,然后内驱力就会应运而生。
那么,如何让孩子自发地、积极主动地学习呢?京妈将分享一本名为《不催不吼,让孩子主动学习不拖拉》的书籍中的五个实用方法。如果你也正在为这个问题苦恼,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利用一个原理,结合一个策略,结合两个效应和一个理论,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一些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将家务和学习转变为稀缺性资源,使它们不那么容易获得。对于孩子来说,难以得到的东西往往更具吸引力,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例如,对于那些喜欢听绘本故事的孩子,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假装疲惫地对孩子说:“妈妈最近很累,可能没办法给你讲故事了。”孩子必然会询问何时能再听故事。我们可以表现得犹豫不决,提出条件:“如果你能自己完成一些小任务,比如收拾书桌、自己洗脸刷牙等,妈妈休息一会儿就可以给你讲了。”这样,为了争取听故事的机会,孩子就会认真完成这些任务。
采用小目标激励大动力的方法也是很有效果的。当想让孩子完成一个大目标时,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成无数个小而简单的目标。例如早睡五分钟、读书五分钟、写一行数字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走出舒适区,慢慢养成好习惯。
这个策略尤其适用于习惯培养的初期阶段。利用物质奖励和边际递减效应的结合,让孩子通过轻松的任务来激发内在动力。
罗森塔尔效应则是对孩子进行积极期望的一种体现。我们应肯定孩子的潜力并给予其信心和鼓励。这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并帮助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
通过比喻三个同心圆来解释不同行动区域的差异,让孩子理解学习和成长的必要过程并逐渐离开舒适区尝试新的挑战。
如同诗人叶芝所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要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非被动接受知识。
只要孩子能够主动学习家长自然就能省心省力了!上面这些建议都是帮助家长激发孩子内驱力的方法如果家长们有更好的经验或方法也欢迎分享出来共同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