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保理念的浪潮中,特步的举动引起了广泛关注。
今年4月,特步推出了三款采用生物基原材料的限定跑鞋,此举旨在响应世界地球日的号召。环保材料的运用是否意味着价格的提升,成为了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确实,价格一直是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尤其是在环保与价格之间寻找平衡。
对于这几款跑鞋,虽然生物质材料的成本高于传统纺织材料,但环境效应显著,耐用性和抗腐蚀性等物理特性也相当出色。这也使得这些绿色产品相较于传统产品有了更高的“绿色溢价”。
不仅仅是特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推出绿色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往往偏高,让可持续产品与“昂贵、精英、高门槛”等标签联系在一起。但若从长远角度考虑,高品质的环保产品其实更为划算。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推动产品变得更“绿色”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不应当全由消费者承担。可持续市场刚刚起步,需要时间建立规模,以降低绿色产品的成本。而对于消费者,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样重要。
“绿色溢价”是这一现象的专业术语解释,它指的是使用清洁技术时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虽然有更多消费者愿意为可持续产品支付溢价,但产品溢价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之间仍存在显著差距。
技术成本高昂、产业链协同不足以及生产规模较小等因素,都是造成绿色溢价的原因。以抱朴再生为例,这家公司致力于将废弃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再生利用,但其生产成本仍高于传统制品,部分原因是由于新工艺的技术成本较高以及行业尚未形成成熟的回收体系。
为了降低绿色产品的成本溢价,企业需要寻找解决方案。例如,押金制是一种在欧美市场较为成熟的回收模式,通过消费者支付押金的方式提高回收率,从而降低再生产品的成本。企业还可以通过资格认证等方式降低额外成本。
可持续消费不应只局限于小众市场。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包装等环节的成本。企业也需要与消费者代表商议定价决策,确保价格合理且能为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
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可持续理念正处于市场导入期。虽然目前可持续消费市场仍属于利基市场,有效供给和消费需求均有限,但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将可持续消费从利基市场向大众消费转型是必要的。
可持续转型和成本上升并非必然联系。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用创新技术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消费者也需要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解并接受绿色溢价的存在。只有这样,可持续消费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