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化生产JIT三要素_精益生产三大核心

2025-01-0506:29:04销售经验2

1. 准时化生产的定义

准时化生产,即JIT(Just In Time)理念,强调在合适的时间生产出合适的产品,既不提前也不延迟,确保生产流程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b) 以日常出行选择为例,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高铁而非飞机。原因在于,选择高铁出行,我们通常能准确计算时间并准时到达。相较之下,飞机经常出现延误,导致我们不得不在候机楼长时间等待。我曾经就因飞机大面积延误,在机场等待数小时,候机室人满为患。

c) 对于企业而言,准时化生产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环节:

i. 成品生产——JIT模式:根据客户需求下单后,方才进行生产,且生产数量与型号完全依据客户要求,无多余库存。

ii. 零部件采购——JIT模式:企业依据生产需求,要求供应商准时送货,并确保送货的零部件数量、型号与生产要求完全一致,无零部件库存积压。

iii. 生产流程——JIT模式:将下一道工序视为上一道工序的客户,精准生产活动,既不提前也不延后,型号与数量均与实际需求相符,无在制品库存。

iv. 虽然上述情况看似理想状态,但并非遥不可及。我们应持续改善并努力接近这一目标。

2. 准时化生产的必要性

a) 以乘坐飞机的经历为例,早到或晚到都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等待或改签等麻烦。从精益生产的角度来看,这些都可被视为浪费。

b)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如果无法实现JIT生产,将会产生大量的库存堆积,这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影响。

3. 如何实现准时化生产

以乘坐飞机的例子为借鉴,实现准时化生产需满足以下条件:

a) 全程信息透明化。借助现代科技如航旅纵横、航班管家等APP实时掌握航班动态,对于企业而言,需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信息透明化,包括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生产、销售、采购、仓库等环节的信息共享。精益生产中,“KANBAN”工具便起到了工序间信息拉动的关键作用。

b) 减少干扰因素。如飞机受天气、航路等多重因素影响,而高铁则相对稳定。生产过程同样会受到设备、产品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干扰。一旦出现干扰,需及时调整以避免连锁反应。

c) 提高调整能力或柔性。若干扰不可避免,企业需增强自身的调整能力。例如,当得知航班延误时,我们可以改签或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对于生产而言,减少对独家供应商的依赖、增加设备资源等都是提高柔性的方法。ED快速换型技术也是减少调整损失的有效途径。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