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团队_生产管理思路和方法

2025-01-0602:02:16营销方案1

在生产现场的管理实践中,人员的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现场的管理效果。这涵盖了质量的稳定性、安全保障性、生产成本的可控性以及生产效率等多方面。要优化生产现场管理,必须严格执行“上岗”的原则。

未获得上岗资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上岗前,必须全面确认人员是否满足岗位的各项条件,包括身体状况(含生理与心理)、工作技能以及对于岗位管理要求的熟悉程度。任何一项不达标,都应禁止其上岗,以避免可能发生的质量和生产安全。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人员不得上岗。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这不仅仅是指人员自身的安全防护,还包括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及所用物料的安全防护。任何一项防护措施未达到标准,都必须禁止人员上岗作业,直至安全风险消除。

对岗位要求不明确的人员不得上岗。在管理生产现场时,人的因素是核心。这涵盖了人员的状态、行为、技能、认知以及防护等方面。要求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清晰了解岗位的各项要求,只有知道才能做到,以避免因“无知”而造成的潜在风险。

对于生产现场的异常情况,必须坚持“三拒绝”的原则来预防:

一、拒绝违章指挥作业;

二、拒绝酒后或后作业;

三、拒绝疲劳困乏作业。

为确保生产现场的顺畅运行和实现生产管理绩效,不仅需要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更需要作业人员的自律自控。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都需要严格遵守“三确认”原则:

一、确认个人劳动防护是否到位;

二、确认作业场所环境是否安全;

三、确认作业设备是否安全。

我们必须将安全意识深植心中,质量掌握在自己手中。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确保自身条件满足现场的管理要求。

保持精神状态的正常是每个在场人员的责任。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无论在作业前还是作业过程中,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

熟悉操作规程是每个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对操作规程的无知和轻视往往会导致的发生。所有上岗的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

确保作业行为合规需要依靠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判断,同时作业人员也必须清楚何为合规行为,何为违规行为,并能够进行自我检查和纠正。

由于生产现场的各种要素都处于不断变化中,管理上难免会面临各种挑战。作为现场作业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必须严格执行“三上报”原则:发现异常、遇到疑问和困难时及时上报。

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上级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及时消除生产运行中的各种异常情况,确保生产运行的顺畅和有效。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