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内心的旅途中,何为“感性”一直是众多人心中的疑团。
每一人的答案都有所不同,但从中我观察到了一种普遍的共识,那就是:“感性”似乎被视为一个贬义词。
例如,小伙伴文文表示:“凭感觉走,往往等同于任性,情绪和情感成为决策的主导。”小伙伴蕾大花花则说:“感性在我理解中就是情绪化,容易感动和共情,相比理性,我会觉得评价一个人感性带有一些负面的意味。”还有青梅认为:“情绪化是一个不好的特质,因为它常常导致错误的判断和行为。”
我要告诉你,“感性”其实是一个中性词,并无好坏之分。
它更像是一种先天优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宝贵财富。
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感性呢?
要认清自己是否为一个感性的人;学会利用感性的力量;懂得规避感性的不足。
辨别感性还是理性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会问自己: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吗?为了找到答案,我给出了五个判断特征:偏爱直觉、注重情感体验、偏爱艺术和人文领域、容易被情感左右、偏好个性化和自由。许多小伙伴分享了自己的答案和经历。
比如,小伙伴eddy说:“我时而感觉自己是感性的,时而又是理性的。这让我有时感到困惑,我究竟是怎样的人呢?”可以看出,我们大多数人都具有感性与理性的双重特质。
时而感性,时而理性;在某事上可能显得感性,在另一事上又很理性。甚至有些人会从前感性为主,但现在理性更多。它一直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是在不同时候表现得多少有所不同。
感性是一种先天优势
如我先前所说,很多人误以为感性是不好的,其实不然。感性可以成为我们解决生活难题的强大武器。
以小伙伴文文的经历为例,她用感性的力量与孩子沟通,成功帮助孩子改正了不良习惯。她通过共情让孩子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这远比劈头盖脸的责备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学会规避感性的不足
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不足。当我们学会发挥感性的优势时,也要懂得如何规避其不足。
比如,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情绪容易积压等等。小伙伴安分享了自己如何调整心态并总结出三个方法来规避感性的不足:与自己和解、阅读和运动、换位思考。她还提到了与自己和解的重要性以及阅读和运动如何让情绪更平和等。
换位思考也是规避感性劣势的重要方法之一。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容易解决问题并促成交易达成。
“感性”并不是一个需要被摒弃的词汇。它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我们情感世界的反映。只要我们学会循循善诱发挥其优势并懂得规避其不足那么它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大助力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所以让我们珍惜这份“感性”的礼物用之去了解世界去感受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