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瓷瓦十大排名_瓷瓦十大名牌排行榜及价格

2025-01-0609:18:56销售经验2

随着煤 炭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的陶瓷砖产区企业掀起了一轮产品涨价潮,涉及陶瓷瓦(西瓦、青瓦、配件等)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自10月中旬起,江西高安、景德镇、萍乡,湖北黄梅,四川夹江、丹棱等陶瓷产区至少有数十家企业相继发布涨价通知。涨价产品包括连锁瓦、罗曼瓦、青瓦、筒瓦、配件等品类,每片产品价格涨幅在0.01元至0.1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自9月份以来,由于煤 炭、原材料等生产成本的攀升,不少陶瓷瓦生产企业已经进行了一轮调价。此轮10月中旬的涨价,对于多数瓦企而言,是短时间内第二次提价。

近年来,陶瓷瓦产品一直处于微利状态,单片利润极低。特别是在近两年里,陶瓷瓦的生产成本显著增加。尽管产品单价因“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等因素难以大幅上涨,甚至有厂家选择降价销售,导致许多企业陷入低利润、无利润甚至亏损的境地。

据业内人士介绍,陶瓷瓦特别是欧式连锁瓦是低利润、低附加值和高度同质化的产品。其生产成本已接近极限,使得企业在面对成本上涨的风险时显得尤为脆弱。一旦煤 炭、原材料等成本涨幅过大,企业若不提价,则每卖一片都会亏损。

以一片300×400mm的连锁瓦为例,按照当前出厂价计算,每平方米的单价仅在7至9元之间(考虑到实际展开面积)。尽管西瓦与瓷砖的生产过程相似,但在销售价格上,陶瓷产品却远低于瓷砖。在生产环节,虽然全釉面使用的化工料与瓷砖相差无几,但因销售价格低廉,一旦煤 炭、原材料价格涨幅过大,瓦企提价实属无奈之举。

从地域分布来看,陶瓷瓦企业主要在长江流域的多个省份。这些省份的陶瓷瓦产能占全国近八成。在有限的区域内,产能高度集中,导致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在2011年至2020年间,全国陶瓷瓦产能经历了快速的增长。

自2021年以来,随着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的问题日益凸显,全国不少陶瓷瓦生产线开始转型生产其他产品。也有部分陶瓷瓦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转产仿古砖、地铺石、中板等全新品类,甚至有的企业将整个陶瓷瓦生产线转为生产瓷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最大的(县级)陶瓷屋面瓦产区——江西高安,其日产能在两年内有所调整。2020年时日产能高达425万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然而到了2022年10月中旬,高安的日产能已减少至256万片,减幅达到39.8%。这一趋势并非个例,预计到2022年底,全国多个陶瓷产区的屋面瓦产能都将面临缩减。

随着市场需求和供需关系的变化,部分有实力的陶瓷瓦厂已经开始转型,向瓷砖、地铺石等新品类进军。也有企业向高端瓦、异型瓦发展。为了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一些企业还推出了施工、辅材等增值服务及产品,从单一产品销售转向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

(全文完)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