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化JIT必要条件不包括_实现准时化生产JIT必须条件

2025-01-0612:35:46创业资讯1

精益制造之家专栏内容: 精益话题系列研究(第八期)

本期专题:准时化生产的核心原理与实践策略

前几章我们已经探索了精益系统的基本原理,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架构中的关键支柱——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

准时化生产的核心理念是保持物质流与信息流在生产过程中的同步流动。这意味着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将物料运送到恰当的地点,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库存积压、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并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在准时化生产方式中,我们强调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每一个生产环节,以实现质量与成本的双重优化。这通常需要借助另一种精益生产方式的支柱——自働化。我们将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介绍。

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手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生产同步化、生产均衡化及资源配置合理化。

1. 生产同步化

适时适量的同步化生产是生产管理的理想状态。在汽车等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成的制造过程中,管理这种同步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尽管所有工程的生产计划都力求精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不可预见因素(如产出预测偏差、设备故障、人员短缺等),实现“刚好及时”的生产极为困难。

丰田的大野耐一先生提出了新的思维模式,即“后工序在必要的时候,从前工序领取必要的东西的必要量”。这种思维打破了传统的“前工序向后工序供给物料”的模式,使得每个工序都只生产被领取的东西,从而提高了效率。这种工序间的联络方式,我们称之为“看板”。

2. 生产均衡化

均衡化是实施JIT的前提。它要求总装配线在领取零部件时,应均衡使用各种零部件进行生产。这需要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进行周密的考虑。均衡化生产会导致产品品类切换的增加,如何通过ED(快速换模)来减少这部分损失,是主要的研究课题。

3. 资源配置合理化

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是降低成本的关键。这要求生产线内外所有的设备、人员和零部件都得到最合理的调配和分配,在最需要的时候以最及时的方式到位。这是IE(工业工程)研究的主要课题。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人、机、料、能、信的有效组合,实现低成本投入、高效率产出。

当以上条件得到满足后,JIT的最终形态得以形成。以订单驱动,通过看板,采用拉动方式将供、产、销紧密地衔接起来,大大减少了物资储备、成本库存和在制品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下一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看板这一有效工具,实现准时化生产。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准时化生产的理念和技术,企业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