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员工看来,发现并改善动作浪费或许是一项具有挑战的任务。但实际上,这些看似微小的动作浪费常常就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产流程中,而且它们的存在并不难以被察觉。
改善前情景描述:
- 物料摆放杂乱无章,取用时需要额外调整动作。
- 车缝过程现不必要的翻转动作,影响工作效率。
- 存在多余的剪线动作,造成时间浪费。
- 放置和调整动作显得多余,缺乏优化。
改善后情景描述:
- 现在,切橡筋的同事将橡筋整理得井井有条,车缝时可以一次性放置多条橡筋,无需逐一取用。
- 在车缝第二行线时,无需转动橡筋,直接进行车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通过调整自动断线线尾的长度,现在无需再进行剪线动作,进一步简化了工作流程。
经过这些改善措施,每件橡筋的缝制时间减少了4.8秒,员工的总缝制效率提升了23%,这充分说明了改善动作的重要性。
再来看另一处改善:
- 原先放钮盘的位置较远,员工需要放下衣服再取钮扣,现在将放钮盘移至机器旁,手指轻伸即可取到钮扣。
- 钮扣放置好后,无需再次移动衣服,简化了动作流程。
相应地,每件裁片的缝制时间降低了6秒/件,员工的总缝制效率也得到了13%的提升。
还有像拉脚至侧骨骨位处的操作,现在可以直接拉过骨位而不必完全取出蝴蝶,再对准后继续完成拉脚的动作。这样的改善使得每件裁片的缝制时间缩短了2秒/件。
如上所述的改善案例表明,发现并优化生产过程中的动作并不难。大家应该睁大眼睛,在日常生产中寻找不必要的动作和可优化的环节。一旦发现,立即行动起来吧!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精益生产理念,以下是一些值得收藏的资料:
- 精益生产在外贸函电中的应用指南。
- 精益生产线路图(参考版)。
- 探讨:是精益生产理念错了,还是实施过程了问题?
- 从生产计划的角度深入理解精益生产。
- 我国制造企业在引进丰田生产方式的误区及其根源解析。
- 精益生产:中层是动力源泉,基层是实践场所!
- 某机械制造公司精益生产方式现状及改善策略报告。
- 认识精益生产的四个维度,你在其中的位置是什么?
- 管理层如何有效推进精益生产?
还有一些实际案例和理论探讨值得一读,如达拉斯儿童医学中心实验室的精益改进项目、家居行业基于精益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鞋履行业如何通过精益生产实现重生等。了解IE与精益生产的关联也是很有帮助的。
想要在生产过程中实施精益生产并不难。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找到优化生产流程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轻松掌握精益真谛,上述资源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