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
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与物大小相等。
②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其成像原理为光的反射定理,作用包括成像和改变光路。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则是由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形成,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典例分析
例如(2019•恩施州)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但像到镜面的距离会变大,因此选C。
知识讲解
知识点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从另一侧观察其像。
2. 放置光屏于像的位置,观察是否有像。
3. 用未点燃的蜡烛替换物蜡烛,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4. 移动蜡烛,观察其像的大小变化及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实验数据及结论:
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包括: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考点方向:
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 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目的是为了减少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垂直放置于纸面,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3.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和确定像的位置;要多次测量探求规律,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
知识讲解
知识点3:球面镜:包括凹面镜和凸面镜。
凹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有会聚作用。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等。
凸面镜: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有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等。
典例分析
典例(泰安中考):伦敦会圣火利用凹面镜点燃,这是利用了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解析】凹面镜可以将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也可将焦点发出的光线变为平行光线。在此例中,凹面镜用于采集太阳光并聚焦于一点,以点燃圣火。
上述内容详细讲解了平面镜及球面镜的成像特点、实验步骤、应用场景和典例分析。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光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