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工计算规范及详细步骤
一、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打设
1. 打预制桩的体积计算
根据设计桩长及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体积,桩尖虚体积不扣除。计算公式如下:
V = 桩截面积 × (设计桩长 + 桩尖长度)
计量单位:m³
2. 送桩过程计算
当设计要求将钢筋混凝土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需借助工具桩完成打桩。此过程称为“送桩”。其计算方法如下:
V = 桩截面积 × (送桩长度 + 0.5m)
送桩长度是指从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的距离。计量单位:m³。
3. 接桩的计算
接桩需按照设计要求,按桩的总长度分节预制并运至现场。具体操作是将第一根桩打入后,垂直吊起第二根桩与之相连,再继续打桩。计量单位根据不同方式有所不同,如硫磺胶泥按面积计算,电焊接桩按重量计算。
二、预应力钢筋砼管桩的打设
管桩的体积计算同样按照设计桩长及包括桩尖的全长进行,但需扣除管桩的空心体积。若管桩的空心部分需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应另行计算。计量单位及计算公式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类似。
三、灌注桩的施工及计算
1. 打孔沉管灌注桩的计算
计量单位为m³,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单打或复打。具体计算公式为:V = 管外径截面积 × (设计桩长 + 加灌长度)。加灌长度用于满足混凝土的灌注充盈量。
2. 夯扩桩的计算
计量单位为m³,分为一、二次夯扩和最后管内灌注砼两部分进行计算。设计夯扩投料长度按设计规定计算。
3.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计算
包括成孔工程量和混凝土灌入工程量两部分。成孔工程量按钻土孔或钻岩孔的不同深度计算,混凝土灌入工程量则根据有效桩长进行计算。有效桩长有设计规定时按规定执行,无规定时按特定公式计算。泥浆运输工程量也需按成孔工程量计取。
四、人工挖孔桩的计算
1. 人工挖孔工程量的计算
计量单位为m³,包括护壁外围截面积和成孔长度的乘积以及淤泥、流砂、岩石的实际开挖(凿)量。
2. 其他工程量的计算
如砖、混凝土护壁及灌注桩芯混凝土工程量也需按设计图示尺寸的实体积进行计算。
五、其他类型的桩工计算
如水泥搅拌桩、粉喷桩等,以立方米为单位进行计算,具体公式为 V = (设计桩长 + 500MM) × 设计桩截面面积。对于双轴工程量不得重复计算,群桩间的搭接部分不扣除。
六、其他施工方法的灌注桩计算
如长螺旋或旋挖法钻孔灌注桩也以立方米为单位进行计算,具体公式根据设计长度和截面面积或螺旋外径面积而定。
七、基坑锚喷护壁成孔及注浆的计算
按照设计图纸以延长米为单位进行计算。
八、护壁混凝土的计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