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岁月:初探矿井的回忆
在1974年的那个年代,我,刚过20岁,从农村来到了北票,被分配至北票矿务局冠山矿一井第一掘进队,开始了我的掘进工生涯。
初到一井上班,我首先接触的是《安全操作规程》。这不仅是安全生产的教育,也是对每一位新工人的必要指导。每天早上八点到井口签到后,都会有一系列的安全宣讲。在短短的十天里,我们反复学习井下安全规定,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过去了。
当我完成了安全生产教育的那天下午,我前往矿劳资部门领取了全新的工作服、水靴和帽斗。穿戴整齐后,我在玻璃镜子前审视自己,不禁感叹这身装备的齐全与威严。
正式下井的那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1974年2月3日。在老工人耿师傅的带领下,我和另外两位新入矿的同事一起踏入了地层深处。虽然我生长在矿山,但真正进入矿井内部时,仍让我感到震撼与新奇。
第一次身临其境地下矿井,我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心想:这里真的是什么样子都有啊。借助矿灯的微弱光亮,我跟在耿师傅身后穿梭于矿井中。特别是那一百多米的陡峭巷道,需要手脚并用,四足着地地艰难前行。每个班次需要往返拖运十根柱子,这样的工作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下班回家后,我疲惫不堪,连床都上不去。奶奶的细心照料让我得以安睡一整夜。那一晚,我深深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家庭的温暖。
那时候的社会倡导吃苦耐劳的精神。正如那句顺口溜所说:“苦中自有乐,乐在吃苦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我,凭借着农村的磨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让井下的重压和险恶环境击垮我。我的第一月工资加上夜班费共计一百多元,这在当时的社会里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下班后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到小铺里为奶奶买了些礼物。遇到上坎的王奶奶时,她接过我送的糕点,笑着说我的好话。这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和满足。
成为正式工人的第十天,我遭遇了一次险情。在耿师傅的带领下,我们面对瓦斯大、煤炮频发的煤层进行作业。在面临九十二米深的掌子面被堵的危机时,耿师傅冷静指挥我们撤离。他一脚将我踹入铁风筒里时,虽然有惊无险,但我依然感到了强烈的生命脆弱感。事后我才深深理解到工人们的相互保护和关怀是何等重要。
在我一年多的工作经历中,我因工作需要调离了冠山矿一井。离开时,我特意请耿师傅和老李头吃饭以表谢意。在酒桌上我问起那天的险情时,耿师傅的回答让我感受到了工人的伟大情怀——他们总是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惧危险地保护着每一位同事的生命安全。
我听着耿师傅的话语,心中充满了对工人的敬意与感激之情。正是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领悟到工人的伟大情怀和生命至上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