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对家长“他人家的孩子”话题产生了反感,觉得学习效果与否皆无所谓,父母只会对为何不取得优异成绩加以质疑;也有些孩子内心在学习受困扰和迷茫的痛苦,认为家长仅仅只要求努力而不去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更有些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自失去兴趣,甚至选择闭门不出,因父母的决策和压力而选择放弃一切。这些情感经历在孩子中时有发生,不仅是过去,也是现在。
我们应当深刻理解,这种持续的挫败感可能会触发孩子的无助情绪,是影响他们学习态度和心态的重要因素。
一、孩子为何会出现“习得性无助”心态?
习得性无助是指孩子在多次尝试后仍然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时所形成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一部分孩子对于学习的消极态度和逃避,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躺平”、“摆烂”。当孩子过度依赖家长的控制和指导,而缺乏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机会时,他们容易陷入这种无助的情绪中。
家长的不合理期待是孩子走向摆烂的起点。在孩子进入学校后,许多家长会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并试图通过控制孩子来实现这些期望。例如,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字迹工整度,甚至在无形中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这种控制不仅剥夺了孩子的自,还可能使孩子陷入恶性循环。
二、孩子情绪受影响的表现及原因
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往往在摆烂之前就有信号出现。如孩子表示学习困难、感到迷茫等。许多家长在面对这些信号时,选择的是给孩子增加补习课程,希望通过额外的辅导来提高成绩。这往往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并无意义。因为他们的问题并非仅通过补习就能解决。补习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付出了努力却仍无法取得好成绩,从而进一步陷入自我怀疑和负面情绪中。
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孩子形成负面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的努力都是无意义的,从而更加倾向于躺平、摆烂的行为。这实际上是一种畏难情绪的体现。
三、如何帮助孩子重拾信心?
对于那些已经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孩子来说,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仍然渴望取得好成绩。家长需要采取措施帮助孩子重拾信心。
从小目标开始。对于这类孩子来说,过大的挑战只会让他们更加“颓废”、“自暴自弃”。家长应该设立一些小目标,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让他们能够逐步实现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给孩子具体的方法。很多孩子感到学习困难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方法。家长需要与孩子一起探讨如何才能学得进去,比如改变学习环境、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等。
将结果可视化。这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改变的重要步骤。家长可以通过记录表、能力百宝箱等方式来帮助孩子将他们的努力和成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成就感,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进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