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容量分析_计划排产5大要素包括

2025-01-0703:50:28经营策略0

昨日曾分享过关于生产计划执行中的细节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细节,因为精细的细节处理是达成工作目标的关键。我常常在企业培训中强调,生产计划的发布必须及时且规范。

我反复强调,生产计划应每日更新,因为最大的变化往往在于“计划赶不上变化”。一旦计划制定完成,由于各种异常情况,如不及时更新和发布,就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 生产计划的完成数量出现延迟或超标。
  • 实际生产与预定计划不符,生产了其他型号的产品。
  • 销售调整订单交期后,未及时更新生产计划。
  • 采购反馈某物料无法按期交付,导致计划调整却被忽视。
  • 以上的调整往往仅靠口头通知,缺乏书面记录。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生产进度与计划出现不同步,要么计划超前,要么生产超前,频繁地追赶或等待。这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沟通成本,还可能导致“停工待料”和“订单延期”等后果。

古哥的建议是每日发布计划,并明确标记如“提前、推迟、新增”等状态。建议每天固定时间如上午11:00发布生产计划,并以“公司名称+总装车间排程计划+日期”的方式命名文件,这样团队成员可以迅速识别出是哪天的计划,从而减少沟通成本。

为了更好地管理生产计划,我们需要对数据保持高度敏感。当发现数据异常时,必须深入探究其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生产计划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常遇到以下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 生产日报的完工数量超过系统生产任务的完工数量。
  • 销售订单的实际出货数量与仓库的出库数量不符。
  • 采购订单中某批次的数量少了几个单位,如果不及时跟进,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大规模生产。
  • 仓库库存金额超出预期,如库存金额远超销售需求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作为一个严谨的生产计划职位,每天都会面临大量的报表数据发布。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 文件格式要适中。一些报表若数据量不大但容量过大(超过10M),可能会导致打开速度极慢或电脑死机。
  • 避免在报表中使用大量合并单元格,这可能会影响其他部门如采购部门的正常使用。
  • 报表中不应有过多空行,以免影响数据的筛选和引用。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