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思维,又称为抽象推理,指的是处理与具体经验、对象、人或情况无关的复杂概念的能力。这种思考方式侧重于思考象征性或假设性的概念和原则。
在认知科学中,抽象思维被认为是一种高阶思维活动。它不同于以记忆和重现事实为主的思维方式,需要以新颖的视角去审视想法、原则以及各类对象。
诸如幽默、想象力、友谊、自由、妒忌、成功、爱、生长、幸福和希望等抽象概念,尽管真实存在,却并非能够通过传统感官直接体验到的具体事物。相较于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则更倾向于将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进行对比来理解。
具体思维与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特定经验或对象紧密相关。研究表明,具体思考者更注重执行任务的步骤,而抽象思考者则更关注任务背后的原因。在日常生活问题解决中,同时掌握具体和抽象的推理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逐渐发展并涵盖抽象推理能力。儿童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正式运算阶段——共同见证了这一过程。特别是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抽象推理能力开始明显增强。
抽象推理不仅关乎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与流体智力紧密相关。流体智力指的是以独特方式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了抽象地思考问题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现有知识。抽象推理在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当我们使用比喻描述事物、形象地谈论某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分析情况时,都需要运用到这种思维方式。研究还发现,抽象思维在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的个体更可能从事具有创新性的行为,而更具体的思考者则可能倾向于规避风险。
尽管抽象推理具有积极作用,如促进创新解决问题和创造力表现等,但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偏见和灾难性思维的形成。我们应理性对待并正确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遗传、文化和经验等因素都会影响抽象推理能力的发展。虽然有些人可能天生就具备这些技能,但通过练习和实践也可以加强这一能力。为了帮助提高抽象推理能力,可以尝试一些策略:如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以及考虑整体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