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显示器为什么被淘汰_显示器从上往下看

2025-01-0708:49:47创业资讯1

在近年来,电视、显示器等众多显示设备的屏幕形状有了显著的演变。过去的设备常常遵循4:3的屏幕比例,随后转向了更为多样的尺寸,如16:10、16:9乃至现今的21:9。特别是在32:9的宽高比产品中,我们看到了屏幕比例的持续革新。

对于屏幕逐渐变“扁”的趋势,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否真正提升了用户的沉浸式视觉体验?抑或背后隐藏着其他因素?让我们一同探索这背后的奥秘。

流行观点认为,更宽的屏幕能够更好地适应人眼的视觉比例,提供更为沉浸的内容观看体验。鲜为人知的是,屏幕的尺寸并不是简单地按照面积来计算的。特别地,不同的屏幕比例即使大小相同,其面积也可能有所不同。

以同为34英寸的三种屏幕为例,我们来仔细对比一下其实际面积:

4:3的屏幕其实际尺寸为约666mm×500mm,对应的面积大约为33.3万。

相较之下,16:9的屏幕尺寸虽略小,但具体的尺寸为726mm×408mm,计算得出面积为29.6万,较之4:3比例小了约10.98%。而更进一步的21:9比例的屏幕则有着765mm×328mm的尺寸,但其面积却更小,为25.1万,较之4:3小了约24.57%,较之16:9也小了约15.27%。

鉴于屏幕占据电子产品如电视、显示器的大部分成本,这种趋势让一些厂家或许有动机在降低成本上有所动作。

屏幕比例持续增大的背后其实有诸多影响因素。

因素一:技术发展的驱动

早期的屏幕比例受到了诸如CRT技术的限制。CRT是通过电子束在屏幕上逐行扫描成像的。一个特定分辨率的显示屏如640480(即4:3),需要按照其刷新率多次扫描屏幕。屏幕比例的增大意味着在固定刷新率下需要更高的显示带宽。

因素二:市场需求与视觉体验

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LCD技术的崛起,4:3的比例逐渐被视为对材料的一种浪费。随后数字影像系统、非编系统、镜头技术及广播系统的发展均推动了更为宽广的显示比例。

事实上,宽屏的比例与黄金分割比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其能为用户带来更为广阔的视觉范围,使电影等内容表现得更为宏大。

现今电影的主流比例是2.35:1。这也是为何我们在使用电视观看电影时会有上下黑边出现的原因之一。

如此来看,你如何看待显示设备变得越来越“扁平”呢?如果恰逢你在寻找性价比高的显示产品时,我们在此推荐几款高性价比大屏电视供你参考。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