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的提升并非仅靠课外补习能够一蹴而就,它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对于那些渴望学习的学生来说,补习班无疑是一个查漏补缺、寻求老师帮助的良机,能够如虎添翼般地提高他们的成绩。对于那些缺乏学习热情的学生而言,参加补习班只会是一种折磨,他们无法专注于学习,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父母的金钱。是否送孩子去补习班,可以归结为:那些自发愿意学习的孩子无需依赖补习班,而那些不愿学习的孩子即使参加补习班也难以见效。
为何在同一教室、同一老师授课的情况下,学生们的成绩却参差不齐?这主要源于听课效率的差异。那些成绩不佳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心不在焉。老师站在讲台上授课,他们却在下面进行各种小动作,如吃零食、喝饮料、打瞌睡、交头接耳或偷小说、玩手机等。这样的学习状态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吸收老师所讲内容,从而陷入低效甚至无效学习的困境。
这种低效学习日积月累,问题愈发严重。家长们应思考,一个在课堂上都无法专心听讲的孩子,又怎能在补习班中集中注意力呢?建议家长们查看这些成绩不佳的学生的课本,往往发现课堂笔记寥寥无几,甚至大片空白。相反,观察班里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的课本通常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课堂重点。比如,那位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勤做笔记的优秀初中生。
知识的积累需要时间与坚持,学习如同按时按顿进食以维持身体健康。孩子们只有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才能掌握老师当天所授知识。以数学为例,作为主要学科之一,每周有十多节课。若孩子在学校课堂上未能专心听讲,仅靠补习班的两小时是无法弥补落下的知识的。家长应认识到,补习班并非万能,关键还在于孩子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如上所述,许多学生由于落下太多知识而无法在补习班中有效补救。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这些学生尚未认识到学习和中考的重要性,未考虑过中考失败后的未来规划。他们每日忙于与学习无关的事物,甚至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比如那位沉迷游戏、不思学习、不愿写作业的初中生。
在考虑送孩子上补习班之前,家长必须先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让孩子从“父母督促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我要努力上高中”。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