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表格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我们快速查看数据量,通常我们会设置一列序号。序号的设置方式因人而异,各具特色。之前我们已经分享过一些序号的设置技巧,今天我们将再介绍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即使在进行隐藏单元格或筛选操作后,可见的单元格依然能按照顺序进行排列。
效果演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实现上述效果。
要达到这个效果,我们需要借助一个名为subtotal的函数。这个函数功能丰富,不仅可以进行求和、求平均、计数等操作,而且还能根据是否计算隐藏单元格的值分为两大类进行处理。
subtotal函数详解:
作用:对数据列表或数据库进行分类汇总。
语法:=subtotal(function_num,ref1,ref2……)
接下来,我们对函数参数进行解释:
1. function_num:功能代码。这些代码分为两组,第一组1-11是包含隐藏值的,第二组101-111是不包含隐藏值的。具体功能代码如下所示:
- ERAGE:算术平均值
- COUNT:数值个数
- COUNTA:非空单元格数量
- MAX:最大值
- MIN:最小值
- PRODUCT:括号内所有数据的乘积
- STDEV:估算样本的标准偏差
- STDEVP:返回整个样本总体的标准偏差
- SUM:求和
- VAR:计算基于给定样本的方差
- VARP:计算基于整个样本总体的方差
2. ref:需要进行计算的数值区域。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如何利用subtotal函数实现所需功能有了清晰的认识。特别地,我们可以通过使用subtotal函数的103功能代码来实现我们的目标。例如,A2单元格的公式为:=SUBTOTAL(103,$B$2:B2)。
值得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筛选时最后一行始终显示等。这通常是因为SUBTOTAL函数在自动范围的最后一行排除了数据范围所导致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对subtotal的结果进行1(或+0,+1-1)操作。经过这样的调整,A2单元格的公式变为:=SUBTOTAL(103,$B$2:B2)1。再看一下效果,这样就能正常显示了。
subtotal函数在求和等操作中,能实现仅对可见的单元格区域进行计算,这在某些场景下非常实用。大家可以亲自尝试一下,探索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