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论考试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关于公文写作的题目,其中就包括宣传与倡议类公文。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我们有必要了解并掌握其写作方法和技巧。本文将由中公教育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撰写宣传与倡议类公文。
宣传与倡议都是传达信息、推广理念的重要手段。宣传的目的是向人们解释、教育并传播信息,而倡议则通常指首次提出建议或发起某项行动。在公文写作中,常见的文种包括宣传稿、和宣传材料等。宣传稿主要是为了宣传某种主张、工作或事件,以获得理解和支持;而则是向社会提出建议,希望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某项行动。
(一)格式与结构
1. 格式
公文格式是指公文的构成要素和书写规范。完整的公告格式包括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正文、附件说明等多个部分。但在考试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宣传倡议类事务性公文的基本格式,它包括五个核心要素:标题、称谓、正文、发文单位和发文日期。
(1) 标题:应居中书写,明确反映公文的主题。
(2) 称谓:应当顶格书写,明确指出公文的受众。
(3) 应采用分段书写,并空两格开始书写内容。
(4) 发文单位:应写在正文的右下方,与日期保持中轴线对齐。
(5) 发文日期:应写在发文单位的正下方,距离右边框四个空格的位置。
2. 结构
宣传倡议类事务性公文正文的逻辑结构通常为:阐述宣传或倡议的背景和原因——详细介绍宣传或倡议的内容——发出呼吁或提出期望。
(二)内容与语言
1. 内容
(1) 标题的写法有三种方式:文种即标题、公文式标题和作文式标题。
(2) 称谓应根据题干或材料来确定,通常为某一类群,如市民朋友们、朋友们、同志们等。
(3) 正文部分包括开头、主体和结语。开头说明背景和事由;主体部分陈述主要内容和建议做法;结语部分发出呼吁或提出期望。
(4) 发文单位和发文日期需依据题干或材料来确定。
2. 语言
(1) 语言应接地气,让群众一听即懂。例如,倡导节约资源时,可以使用日常用语和具体行为指导。
(2) 语言应有号召力,通过旗帜鲜明的呼吁和生动的语言,激发人们的行动热情。例如,通过强调对环境保户的重要性,呼吁人们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