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中,尤其是各种语言,都有大量用来描述植物的词汇。虽然大部分语言的文字并非像汉字这样的表意文字,词汇的形态并不能直接传达其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在英语中,不同的树木、枝条、甚至其各个部位都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树枝称为branch,大枝则为bough,而最末端的小枝则有twig或sprig等不同的称呼。如果再考虑到那些从拉丁语中借用的专业术语,如ramus和ramulus,如果英语文字也是表意文字,这些词也可能会共享一个表示“木”的偏旁。
由于汉字中草字头的使用频繁,且多用于命名植物,久而久之,人形成了一种习惯:如果一个植物的名字中没有草字头或木字旁,就会觉得这个名字看起来不够完整。就如“荷花”的别名“芙蕖”,原本的写法并非现在所见的“扶渠”,但古人因感觉这两个字并不像植物名称,便改用了草字头。
在命名上,草字头的加入并不仅限于植物名称的改进。比如说古代的琅邪郡,其名称演变也包括对两个字的偏旁进行更改,以至于呈现出更均衡美观的字形。
对于我而言,我认为给植物名称随意添加草字头是不必要的。这既增加了汉字的数量(汉字已足够丰富),又可能掩盖了植物名称的原始含义。例如绿豆、扁豆等,其名称已经足够清晰明了,望文生义即可理解其意。然而现在非要在其名字上加上草字头,反而让名字显得神秘难懂。
尽管如此,现今在植物学界和园艺学界,仍有许多植物名称被滥加了草字头。例如慈姑的名字在部分书籍中写成了“慈菇”,而菇字原本指的是蘑菇(一种真菌),现在却被用来指代与真菌毫无关系的植物,这无疑是一种误导。
还有诸如荷包牡丹被写成“荷苞牡丹”、白鲜被写成“白藓”、剪秋罗被写成“剪秋萝”等例子。这些名字中的草字头仿佛让这些植物变得生机勃勃、鲜艳繁茂。然而我觉得这有些过于牵强附会。这也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中一些年轻人自称“草民”的现象,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他们的情感。
从植物名称到市民的自称,草字头的加入似乎都成了某种习惯或趋势。然而这种习惯是否真的有必要呢?是否能够真正传达出我们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呢?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总体而言,无论是在植物命名还是在其他方面,我们都应该更加注重其实际意义和表达效果。草字头的滥用并不总是能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让人产生误解或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