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产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为达成预定控制目标,对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发生的各项生产消耗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的管理活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使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一、制造成本的组成
企业的产品成本主要由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组成。
制造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等。
期间费用则是指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
二、生产过程成本控制要点
1. 控制人力资源的消耗
要合理安排定员、劳动定额、出勤率等,及时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等问题。
2. 控制物质资源的消耗
包括各种原材料、辅料和机具的消耗,严格管理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等环节。
3. 控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费用开支
要建立费用开支的审批制度,从数量、用途、时间上对费用进行控制。
三、成本控制的方法与实施
1. 设立费用台账
车间范围内发生的所有费用,必须由车间主管控制,并由会计员记账、结账。要按日、旬、月反映班组或设备生产费用的发生情况。
2. 成本差异分析
车间每月应对实际发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差异原因,并制订下月的实施计划。
3. 分项控制
除对总体成本进行控制外,还要对各项费用进行分项控制,如材料消耗控制、产品质量控制、在制品控制和车间之间交接的控制等。
四、降低生产成本的策略
1. 减少型号转换频率
每次转换生产型号都会带来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管理人员必须考虑尽量减少型号转换的频率。
2. 固定工作模式分配
在分配作业模式时,应尽量根据产品和型号的特性,基本固定生产和型号的生产车间、生产线、机器和人员。
3. 制作便于操作的夹具
夹具可以降低操作难度,减少操作,有利于标准化操作,提高生产速度。
五、持续改善与优化
通过改进质量、提高生产力、降低库存、缩短生产线、减少机器停机时间、减少空间占用等措施,持续改善生产过程,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六、强化员工节约意识
全体员工应增强节约意识,开源节流,杜绝浪费。通过适当的培训和教育,灌输节约的思想,指导节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