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审工作概述
大部分新入公司的人员,初次参与的培训之一即为内审员培训。对于非质量管理专业的同事来说,为期4至5天的内审员培训内容可能显得繁杂。今天我们将简要介绍内审的工作流程与原则,帮助大家理解并掌握这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及开展方式。
二、内部审核准备
内部审核的首要步骤是做好准备工作。这包括年初制定内审方案、组建内审组和挑选内审员等。内审方案明确了本年度公司各部门的审核计划,包括了审核目的、范围、时间及依据等,是全年内部审核工作的年度计划。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按方案执行准备工作。
三、内审组的成立与内审员挑选
内审组长通常由公司分管质量的领导或管理者代表任命,负责组建内审组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内审员的选择需考虑是否经过质量管理及内部审核的培训并具备资格,同时需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挑选完毕后,整个内审组即算成立。
四、提问单的编制
提问单是内审工作的重要工具,旨在确保审核工作有的放矢,检查内容有针对性,且发现的问题能被正确记录和追溯。提问单由内审员根据分工编制,主要内容包括受检部门、审核内容、依据和审核结果等。
五、内审实施过程
首次会议后,各内审员按照计划分工开展工作,核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落实情况,检查公司各岗位是否严格执行相关文件并产生相应记录。内审员通过谈话、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和提问对话等方式进行审核。
六、末次会与问题反馈
内审工作完成后,内审组汇总问题并在末次会上进行通报。公司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末次会,了解内部审核结果。内审组组长介绍本次内申工作开展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各部门负责人表态并制定纠正措施。
七、内审报告及后续工作
内审报告是内部审核的书面总结,包括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及不符合项汇总分析等。各部门应针对问题制定纠正措施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内审员需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
八、内部审核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内部审核是公司自我发现、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活动,旨在持续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在开展内部审核工作时,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既要发现问题,也要注重问题的解决与改进。要注意对质量部门的审核及其他争议问题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