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价率的计算公式_入销差价计算最简单三个公式

2025-01-0807:20:01经营策略4

在商品流通企业中,库存商品的核算可以采用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来进行日常的财务管理。

毛利率法详解

毛利率法是一种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与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计算本期销售毛利的方法。该方法随后用于推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商品流通企业,尤其是以批发为主的商品流通企业。

该方法的核心公式如下:

  • 毛利率 = (销售毛利 / 销售额)× 100%
  • 销售毛利 = 销售额 × 毛利率
  • 销售成本 = 销售额 - 销售毛利
  • 期末存货成本 = 期初存货成本 + 本期购货成本 - 本期销售成本

此方法的应用可以大大减轻企业的工作量,同时满足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需求,因为同类商品的毛利率通常大致相同。

实例一:毛利率法实际应用

某商场采用毛利率法核算。假设2019年4月1日针织品库存余额为18,000,000元,本月购进30,000,000元,销售收入为34,000,000元。上季度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25%。按照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本月已销商品和月末库存商品的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详解

与毛利率法不同,售价金额核算法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则通过“销售进销差价”科目进行核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

  • 商品进销差价率 =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 /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 100%
  •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销售商品收入 × 商品进销差价率
  •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这一方法特别适合于从事商业零售业务的企业,如百货公司、超市等。

实例二:售价金额核算法实际应用

某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核算。假设2019年7月的相关数据,可以计算出商品进销差价率、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以及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核算库存商品的成本,从而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和决策。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