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我踏足了东府的关中乡村,目睹了农村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心不禁涌起一股欣喜之情。如今,每个自然村落都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村内道路平整,夜晚的路灯明亮,还免费修建了门前小花园,为每家每户提供了自来水和便利的现活设施。交通、出行、购物、网络等均与城市无异,极为便捷。
前几年逐渐消失的家庭养猪现象,如今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村里已经有了几位专业的养殖户。这也不难解释为何城市里的猪肉价格走低,原来养殖业正在不断扩大。
此次乡村之行,我不仅体验了田园风光,更触发了儿时在乡下的回忆。尤其当我参观了几户农家的养殖场,那些与猪相关的往事便浮现在眼前。现在,我想把一些有趣的乡间俚语记录下来,与朋友们分享。
在文化中,家有猪儿才算完整。猪也是我们祖先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过去,在关中的农家,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着猪。其中,杀猪过年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记得当时还是农村自家杀猪,尤其是用嘴吹气使猪膨胀起来的过程特别有趣。
猪在农村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猪相关的乡俗俚语丰富多样。这些俚语或许是从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演变而来的。在农村,许多事物都能与猪联系在一起。比如形容人缺心眼、笨拙、固执或者形容事情的灵巧性等,都离不开与猪相关的俚语。
例如,“形容办事不动脑子”的人被称为“猪脑子”;“爱偷听别人隐私”的人则被戏称为“猪耳朵太长了”;而“爱假正经”的人则被比作“猪鼻子插葱装象”。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俚语,如“形容对朋友要诚实终有好报”的“猪不吃闷心食”等。
特别有趣的是农村孩子们的游戏和趣谈。老人们会逗刚上学的孩子进行数学游戏,比如“一猪十八奶”这样的趣味数学题。虽然我至今还没有算出究竟“抔趔了多少吓”,但这种乡村的乐趣却让我难以忘怀。
我从小在东府的乡村长大,家乡的一切依然那么亲切有趣。关于和猪、牛、羊有关的故事数不胜数。此次记录的这些与猪相关的乡俗俚语,旨在纪念这次东府渭北的乡村之旅。
这次乡村之行让我重新认识了家乡的变化和农村的文化魅力。这些与猪相关的乡俗俚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成为了乡村文化的一部分。希望这些俚语能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更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厚重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