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物狂欢季的浪潮中,“双11”电商大促的序幕缓缓落下,快递业务也随即迎来了全年的高峰期。据邮政局的数据显示,从10月21日到11月10日,全国的快递揽收量和投递量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累计揽收约120.82亿件,同比增长了21.4%,而投递量也达到了约121.24亿件,同比增长约25.3%。日均业务量更是超过了5.5亿件,其中最高的日处理量更是达到了7.29亿件,同比增长了74%,这一数据也刷新了单日的业务量纪录。
快递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其业务量的瞬时激增,既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观察消费市场活力的重要窗口。随着“快递进村”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市场的潜力正在被快速释放。在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县木黄镇,中通快递员陆静深有体会地表示,网点设立七年来,快递量翻了五倍多,特别是在“双11”期间,日最高入库近700个包裹。
无论是从西北的戈壁滩到西南的边陲小镇,还是从乌蒙山区到沿海的岛屿,快递服务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田间地头。这不仅为乡村生活带来了便捷,也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据中通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发往乡镇及农村地区的下行包裹量超过5.2亿件,同比增长了38%;而上行包裹也达到了3.4亿件,同比增长了36%。
与此“快递出海”的步伐也在加快,这进一步激活了多样化的跨境需求。在“双11”期间,菜鸟与速卖通共同提升了物流履约服务体验,将“全球5日达”的国际快递产品扩展到了14个;京东物流也开通了深圳至吉隆坡的国际航线,10月份的国际快递量环比增长了65%,并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实现全球海外仓面积的翻番。这显示出今年快递企业持续提高了跨境服务能力,为制造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科技的运用也为快递服务的末端派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效增强了快递服务能力。例如,顺丰丰翼无人机在深圳增加了30%的投入,以缓解高峰期间的运输压力;申通申瑞车队则上线了超过300辆的智能驾驶卡车,以保障高峰期的包裹运输;而韵达则上线了全新的智能分拣设备,不仅提高了扫描速度,还实现了节能降耗。新技术的快速应用确保了“双11”物流高峰期间快递的正常流转。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超过1400亿件,业务收入突破了1万。邮政局的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的生产力,以更好地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让我们期待着这一行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