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概览
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服务业通常被归类为第三产业,这一分类是基于《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界定。除去第一产业(不包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和第二产业(不包含开采辅助活动,以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外的所有行业,都被划归为第三产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服务业。
我们熟知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信息软件、房地产、金融等行业,以及卫生、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等,均属于服务业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房地产业是服务业的一部分,但建筑业则被归为第二产业。
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占比较高的地区,往往意味着该地区的经济更为发达。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全国各地的服务业发展情况,我们收集了各地的数据,并将其呈现在下述图表中。通过这份图表,我们可以一览无余地观察到各地区的服务业增加值分布情况。
在所收集数据的城市中,截至2024年10月,部分区域的GDP构成尚未公布,或虽已公布但未详细列出各行业增加值数据,在图表中我们以数据缺失进行标注。而对于数据完整的326座城市(排除湖北、河南、海南等地的省直管县),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和上海的服务业增加值已突破了3万大关。
广州和深圳的服务业增加值稳定在2万2千亿左右,其中深圳呈现出赶超广州的趋势。而重庆、成都和杭州的服务业发展也颇为引人注目,其增加值分别在水准较高的段位上稳步增长。其他如苏州、武汉、南京和天津等城市的服务业增加值也各有千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的服务业增加值在2023年已接近万,而一些城市如宁波、长沙、济南和郑州则处在8千亿级别的水平上,突破万亿大关尚需时日。无锡、合肥、福州和西安等服务业的发展也不甘示弱,其增加值均位于7500亿以上。
从整体上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各地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述的20座城市中,其2023年的服务业增加值均突破了7千大关。紧随其后的南通,其服务业增加值与排名更前的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服务业增加值的数量级上,存在明显的断层现象。
根据数据分析,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一定水平后,能够跻身全国排名前列。例如,达到3千即可位列全国前50强,而达到2千则可进入前75强。目前,有85座城市的服务业增加值位于1千亿以上但不足2千亿的区间,而其余的167座城市则在此数额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