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生产设备管理与维护规范
一、引言
为强化公司生产设备的管控,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及设备运行的稳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及设备利用率,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三、职责划分
1. 生产技术部:负责本规范的制定与执行,包括设备选型、采购申请的审核,建立设备管理台账,设定设备保养预警机制,以及易损件的安全库存管理。
2.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维护,设备操作培训,以及设备异常的报修工作。
3. 品质部:负责关键设备的校准及送检,监控设备关键参数的稳定性。
四、生产设备管理流程
1. 设备配置与申请:
- 生产部根据年度销售预测及生产计划,评估现有设备能力,提出设备申购需求。
- 经领导审批后,由采购部门负责设备的配置与采购。
- 设备配件及易损件的采购计划由设备管理员依据设备运行及维修情况制定,采购员负责采购。
2. 设备验收:
- 新设备到货后,由采购员,与生产部共同进行安装调试。
- 设备运行稳定一周后,由生产部通知采购员进行验收。
- 验收合格后2天内,设备管理员需将设备信息录入台账,并贴上资产编号。
3. 设备使用、维护与保养:
- 设备管理员在设备安装调试后,需编制操作规范、维护及安全操作规程、点检方法。
- 主要设备需指定专人操作,操作人员需经现场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 日常点检与维护由现场作业人员负责,设备管理员进行监督检查。
4. 设备日常维修:
- 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需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通知设备管理员。
- 设备管理员人员排除故障,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 对于无法排除的故障或超过2小时未解决的故障,需上报部门主管维修。
- 维修完毕后,设备管理员需记录故障原因。
5. 设备封存与报废:
- 暂时不使用的设备进行封存处理,并放置标识。
- 封存期间需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 对于无法修复或经济上更适宜更新的设备,按流程申请报废,并做好相关处理。
五、附则
1. 生产技术部负责本规范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2.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